微山旅游資源豐厚,擁有一大批稟賦較高的自然、文化旅游資源,發展修學旅游條件得天獨厚,潛力巨大。按照“游”與“學”相結合、綜合性與創新性相結合、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相結合的原則,微山縣結合微山實際,大力開發修學游特色產品,著力把微山縣打造成為集“紅色教育、文化魅力、生態文明”為一體的修學游基地。
打造紅色微山湖修學品牌 展現革命傳統文化
微山是鐵道游擊隊故鄉,當年湖區活躍著鐵道游擊隊、微山湖抗日游擊大隊、運河支隊等8支革命武裝,他們活躍在千里鐵道線上、萬頃蘆葦蕩中,建立了“湖上秘密交通線”,護送劉少奇、陳毅等我黨我軍干往返山東與延安之間。劉知俠創作的《鐵道游擊隊》小說和一曲《微山湖上靜悄悄》唱響大江南北,使微山湖享譽中華。
微山縣先后建設了鐵道游擊隊紀念園和微山湖抗日游擊大隊英烈園,運用聲光電等技術,建設了鐵道游擊隊故事展覽館、微山湖區革命斗爭圖片展覽館、湖區革命烈士紀念館等,再現當年戰斗場景。在修學游中,還將推出請鐵道游擊隊員的后人傳唱《微山湖上靜悄悄》歌曲,聆聽鐵道游擊隊的故事,重走“湖上秘密交通線”等旅游產品,讓人們感受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
下一步,圍繞學習性、故事性、參與性等內容將規劃建設劉知俠紀念館、劉少奇過湖處、影視城等,形成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做響做強微山湖紅色旅游品牌,讓人們在休閑之中,體驗革命斗爭的艱辛,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打造文化微山湖修學品牌 展現微山縣文化魅力
微山縣、微山湖、微山島皆因微子而得名。微子名啟,殷紂王的同母庶兄,因不滿殷紂王的荒淫無道,憤而出走,后被周武王封于宋國,是宋國的始祖,死后葬于微山島。島上還葬有有古代著名的軍事家宋襄公的庶兄目夷的墓。“漢三杰”之一的張良,死后也葬于微山。因此,微山島又稱“三賢島”。此外,微山縣境內還有位于兩城的伏羲廟、驩城的馮驩園、魯橋的仲子廟、馬坡的梁祝墓、張樓的程子廟等,歷史文化厚重、源遠流長。
在現有微子墓園、張良文化園、目夷文化園的基礎上,整合資源,推出“尋訪圣賢,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的修學游,在全縣開展“全民普學弟子規、德行微山有你我”活動,讓“德”與“義”在微山湖區扎根、開花、結果。
下一步,圍繞兩城伏羲文化、馬坡梁祝文化,在青年中推出“忠于愛情修學游”。目前,梁祝文化園已完成概念性規劃設計,項目建設正在招標中。伏羲廟已被批準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伏羲廟帶動的獨山灣鄉村游整體規劃已由山東大華旅游設計院完成設計,系列項目正在招商中。圍繞微山湖博大精深的文化,推出一系列文化修學游,充分展現微山縣文化的魅力。
打造美麗微山湖修學品牌 展現生態文明
微山縣境內的微山湖面積1266平方千米,有魚類78種,水生經濟植物74種,鳥類200多種,湖區資源豐富,素有“日出斗金”之美譽。微山湖是山東首批風景名勝區、省旅游度假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國家4A級旅游景區;2013年微山湖國家濕地公園被評為“全國十佳魅力濕地”和山東省最佳主題旅游景區。
圍繞微山湖國家濕地公園,推出“體驗漁家生活”修學游,讓游客吃住在漁民的連家船上,跟漁民學捕魚,學做漁家飯,盡享漁家美食和生活。圍繞“魚、漁、娛”,推出“漁業生產觀覽”修學游,從魚的繁殖、養殖到做出美食的過程,讓游客觀覽。
目前,微山縣現代漁業園已完成規劃設計,并與中國科學院桂建芳院士達成建設院士工作站的協議,讓旅游與科技結合,用科技推動旅游的發展,現代漁業園項目正在招標建設中。投資6.8億元的微山湖生態園正在建設當中。下一步,微山縣還將推出“觀鳥拍鳥”修學游;“賞荷采摘”修學游;“漁家民俗風情”修學游,通過這一系列的產品,讓游客親近大自然,感受生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