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濱州打造生態景觀帶 加快國家級濕地園建設
記者日前從國家林業局了解到,國家林業局對2013年度國家濕地公園申報進行了批復,山東博興麻大湖國家濕地公園(試點)獲批,目前,濱州市的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達到2處。
為了進一步保護好、利用好、開發好寶貴的濕地資源,發揮濕地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山東省濱州市委、市政府將濕地修復與保護工程擺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本著自然、生態的原則,建設綠色廊道和原生態濕地公園,把森林引進城市,形成獨特的景觀效果。通過打造“生態濱州”、“北國江南”的城市品牌,緊密結合“林水會戰”工作,加快國家級濕地公園建設,為國家級濕地公園的修復與保護提供良好的環境基礎。
黃河島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無棣縣東北部的黃河島上,地處黃河三角洲腹地。規劃面積695.8公頃,項目建設總投資26862萬元,分為生態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黃河島最大的特征是黃河古道,其所展示的獨特的生態濕地系統,在中國濕地中具有代表性,對研究黃河古道濕地生物演變過程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黃河島是濱海海鹽環境、候鳥驛站,具有很高的保護價值;黃河島是“兩區”交接地帶,具有深厚的自然積淀、人文積淀和歷史文化積淀,是理想的生態科普教育基地。黃河島國家濕地公園的建設,將在山東北部地區形成完善的濕地生態景觀,極大地提升魯北地區濕地品牌,完善濕地觀光旅游資源結構,加快生態旅游業的發展,同時對于開展濕地生態科普教育,提升公眾的濕地保護意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黃河島國家濕地公園依托黃河島資源優勢,以打造黃河文化產業品牌為主題,不斷延伸和加粗增長黃河島林業經濟產業鏈條,突出特色產業,大力開展集約、集群發展,釋放綠色濕地效應,讓人們親身體驗綠色生活、感受濕地文化、享受垂釣休閑、品嘗漁家美食、沐浴自然風光,全力助推旅游業發展。黃河島濕地公園推行種、養、游、樂有機結合,一、二、三產業聯動,多功能拓展,發揮濕地公園整體效益,輻射帶動周邊相關產業的繁榮和發展。
博興麻大湖國家濕地公園是魯北平原典型的內陸淡水湖泊、稀缺的“生態綠洲”,是黃河三角洲重要的生態屏障,是南水北調工程重要的安全保障,麻大湖國家濕地公園通過以生態觀光旅游為核心競爭力的旅游產品設計,最大限度地發揮麻大湖濕地在生態旅游、科普教育等方面的效率。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進一步促進濱州市生態文化的發展,將麻大湖建設成維系水資源安全示范、生物多樣性豐富、整體形象突出、濕地景觀獨特、科普教育與濕地生態旅游兼備、具備魯北平原特色的濕地公園。
山東省濱州市委、市政府按照“生態優先、修復為要、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建設方針,加大國家級濕地公園保護與開發建設力度,實施生態恢復、生物群落監測、生態旅游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濕地生態防護林建設,不斷拓展濕地公園的建設規默將黃河島濕地公園、麻大湖濕地公園在原有基礎上全面升級改造,發揮林業生態效益,最大限度地發揮了濕地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提升濱州市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