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屆菏澤國際牡丹文化旅游節將于2014年4月16日開幕,開幕式將不再舉行大型文藝演出活動。
>>>大力發展菏澤牡丹產業,推動菏澤牡丹產業化進程。
>>>總體策劃31項活動,為游客營造“白天賞花,晚上看戲”的節日氛圍。
第23屆菏澤國際牡丹文化旅游節新聞發布會于2014年3月19日召開。菏澤市副市長黃秀玲出席發布。
據菏澤市副市長黃秀玲介紹,第23屆菏澤國際牡丹文化旅游節將于2014年4月16日開幕。今年的開幕式將不再舉行大型文藝演出活動,首次用反映當地文化和非遺項目的演出活動代替以往的大型文藝演出,與牡丹園開園儀式合二為一。這一舉措也是菏澤市市舉辦該項活動20多年來的一次重大改革。
黃秀玲介紹,在節日期間,一批在十藝節期間獲獎的優秀作品將與廣大市民和游客見面。圍繞書畫之鄉,組織第十二屆“牡丹杯”中國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邀請國內擅長牡丹的書畫名家來菏澤寫生。圍繞戲曲之鄉,組織菏澤地方民俗文化戲曲展演、戲曲票友大賽等活動;圍繞武術之鄉,組織千人太極文化展演等活動,千名太極拳愛好者統一著裝表演太極拳;圍繞民間藝術之鄉,組織全國曲藝最高獎“牡丹獎”獲得者劉瑞蓮從藝50周年演唱會、第五屆農村文化藝術節、魯西南鼓吹樂《唱大戲》等活動。
據了解,本屆牡丹文化旅游節總體共策劃活動31余項。市委市政府要求各項活動嚴格按照新的工作要求,嚴控政府舉辦財政出資的活動,嚴禁借舉辦活動之機從中盈利,要以“熱烈、喜慶、務實、簡樸”為原則,活動不搞大場面、不請明星、不講排場、不搞虛假宣傳。
發布會上,黃秀玲,毛尊平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記者:第23屆菏澤國際牡丹文化旅游節較之前的歷屆旅游節有什么變化?我們有那些新的期待?
毛尊平:本屆菏澤國際牡丹文化旅游節受到了省旅游局以及菏澤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對本屆文化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在本次活動的策劃上取消了傳統的大型文藝演出,同時融入了新的、傳統的文化要素。將開幕式與開園儀式融為一體。增強了游客的體驗感。
其次:我們策劃共27項更貼近群眾,方便廣大游客參與的活動,突出了菏澤“一都四鄉”文化。這27項活動都是由各區縣及有關單位自行舉辦,由市委市政府嚴格把關,方便市民參與,營造良好的節日氛圍,集合全市人民群眾的力量共同辦好此次旅游節。
記者:菏澤牡丹產業的發展在全社會已經形成了普遍的關注,那么我們菏澤在未來推動牡丹產業發展方面有什么新的舉措?
黃秀玲:首先:剛剛您說的菏澤牡丹產業只是菏澤牡丹的一個方面,另外菏澤牡丹還有很多的特點,第一歷史悠久。第二種植面積廣。第三牡丹產業化。
其次:牡丹可以說全身都是寶:根莖可入藥,花可做茶,籽可榨油。為扶持牡丹產業的發展菏澤市委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比如:對大的種植戶進行財政補助;國家農業局也將有關牡丹產業發展的基地都放到菏澤。2013年11月,總書記到菏澤視察期間對菏澤牡丹產業的發展給予了關注,走進了堯舜牡丹產業園,視察了車間,種植基地等,了解牡丹種植、開發情況,對牡丹產業發展給予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
第三,為了更好地推動牡丹產業的發展,加快牡丹產業化進程,2014年1月,我們制定了牡丹產業化發展的“十百千萬工程”,計劃到2016年,扶持壯大10家龍頭企業,發展100萬畝種植基地,培育打造千億級牡丹產業,扶持和帶動萬戶家庭實現致富。
相信,在各方的關注和努力推動下牡丹產業一定會迎來美好的明天。
記者:菏澤舉辦牡丹節對當地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那么他對旅游有哪些影響呢?目前我們菏澤已經成熟的比較有特色的旅游項目有哪些呢?
毛尊平:菏澤一直在努力打造“中國牡丹之都”精品旅游品牌。并且圍繞“花園、文化、濕地、溫泉”等,打造了賞國色牡丹、觀水滸好漢城、游黃河濕地、玩孫臏旅游城等多條“二日游”精品旅游路線,同時策劃了市區與各縣之間的旅游路線,和四條自助游線路,滿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在去年全市接待中外游客1266.88萬人次,同比增長了15.13%,旅游總收入78.49億元,同比增長了20.02%。
在本屆旅游節上我們用策劃的一系列的活動為游客們營造了一個“白天賞花,晚上看戲”的節日氛圍。
我們真誠地歡迎各位朋友在牡丹花開的谷雨季節,到菏澤觀光旅游,親身感受一下這座城市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