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濟南全年接待入境游客31.5萬人次,同比增長2.4%,在全國入境旅游人數自2012年起連續第三年下滑的背景下,交出了一張亮眼的成績單。市場紅火的背后有著怎樣的邏輯?
增開航線打通入境瓶頸
2014年,我國國內旅游達到36.11億人次,同比增長10.67%,繼續保持高歌猛進的發展勢頭,與此相比,入境旅游仍處低迷狀態。“與國內市場基數大、氛圍好能自然帶來的轉化率不同,入境旅游十分仰仗科學、系統的開發。”據濟南市旅游局市場處副處長劉榮耀介紹,在當前一系列影響境外游客赴華旅游的因素中,具體到濟南,首先要解決國際航線航班偏少的問題。
據了解,很長一段時間,濟南與香港、臺灣、韓國、新加坡、日本等主要境外客源地的“空中聯系”不夠緊密。通過加強與口岸辦、機場、航空公司的通聯,濟南開始指導本地旅行社積極“走出去”、“請進來”,以旅游的力量推動航線建設。
2010年12月,山東嘉華國旅同臺灣長榮航空聯合推出濟南直飛臺北包機項目,成為大陸開放臺灣游的省份中由旅行社開出的首個常年直航包機,鑒于良好的市場反應,濟臺航班不斷加密,濟南至臺中、高雄、花蓮的航線相繼開通。目前濟南飛臺灣的航班每周有14班,運力達到2300余人。
近兩年來,濟南——泰國、濟南——新加坡的國際航線也得以開通,東方航空濟南至香港的國際航班由每周兩班增至五班,有的升級為常年包機。今年濟南提出重點推動開通濟南——日本東京、濟南——韓國清州的航線。劉榮耀表示,國際航線的增加為旅行社開展入境地接業務、開發新產品創造了基礎條件,也極大促進了濟南口岸入境游客增長。據濟南邊防檢查站提供的數據,2014年濟南口岸外國人入境同比增長100%,港澳臺居民入境同比增長18%。
精準營銷取代“撒芝麻鹽”
過去一年,出境旅游似乎已成為國人尋常生活的一部分,除商品價格因素外,各國為“拉攏”中國游客所采取的各種營銷手段也十分為人稱道。“入境市場的一大營銷原則是‘一地一策’,但這點長期以來受到忽視。”劉榮耀表示,近幾年來,濟南在對境外市場的營銷中十分注重規避上述問題。
以去年入境游客同比增長幅度最大的臺灣地區為例,劉榮耀指出,當地旅游行業的特點是,航空公司與旅行社關系密切:航空公司將相當一部分機票交給旅行社承銷,且不少航空公司都有專門合作的旅行社聯盟。考慮到這點,濟南采取了在每年歷時百天的“前進濟南”旅游促銷活動中,將兩地航空公司和地接旅行社一同打包提供有獎銷售來吸引游客的辦法。據了解,2011年舉辦活動至今,合作旅行社已增加到29家,旗下銷售門市多達700多家。
通過設置在濟南過夜的條件,“前進濟南”活動還獲得了入境旅游的消費增量優勢。長榮航空、山東航空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活動期間,有遍布臺灣各縣區的11624名臺灣游客被吸引到濟南過夜旅游,在濟過夜天數和旅游花費都實現了50%以上的增長。
對美國市場的開發則采用的是另一種策略。2014年,濟南選擇與美國成長最快的咖啡連鎖集團BIGGBY達成合作協議,在其23家連鎖咖啡店擺放旅游宣傳資料,并依托設在密西根州商業聯盟電臺的濟南旅游咨詢中心為美國民眾提供旅游咨詢服務。同時,借助美國中小企業協會、底特律中華商會等平臺,面向美國高端商務人士推介濟南旅游。
“按需訂制”取代“千人一面”
產品升級同樣是營銷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去,臺灣來濟南的游客大多參加的是6-8天的山東全線常規團,隨著活動的推進,以濟南為中心,輻射青島、南京等口岸城市的連線產品相繼被開發出來。
不僅如此,臺灣當地旅行社還提供了不少臺灣客人的偏好建議,比如除游覽名勝古跡外,臺灣游客對一地人民的日常生活狀態十分感興趣。受這一思路啟發,游黑虎泉、逛老街、品大碗茶等特色項目近兩年在臺灣的知名度迅速提升,“船游泉城”等旅游產品更是被不少旅行社納入臺灣游客的常規線路。
以前曲水亭街兩旁有不少露天燒烤攤,如今再去,會發現多了不少文創商鋪,環境也大為改善。劉榮耀指出,在入境產品豐富、創新的同時,濟南在不斷完善旅游設施、服務,以求帶給游客更舒適、良好的旅游體驗。
“韓國中國旅游年”已于1月正式開啟,而韓國市場今年是濟南入境旅游的開發重點。據介紹,韓國有1000多萬登山愛好者,為此濟南已確定了重點包裝靈巖寺等登山產品的開發策略。除在韓聯社新聞臺及國際網絡搜索平臺投放廣告,濟南將與韓國受眾最廣的電視購物渠道開展合作,并與當地以自助游產品開發知名的“旅行博士”旅行社合作開發濟南自助和半自助游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