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英 報道
今年是落實“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日前召開的全省旅游工作會議提出,各級旅游部門要在確保完成既定目標,特別是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欠賬較多,讓游客仍然感到諸多不方便和不滿意的地方,率先改善。
在游客對旅游服務感知的背后,是一項項考核旅游工作的綜合指標,是衡量省及各市旅游服務環境需要過關和逐年提升的硬指標。今年省委、省政府根據中央要求,對全省旅游工作提出10-12項考核指標。國家旅游局對各地(省、市、區和副省級城市)旅游部門進行業務綜合考核。從去年開始,國家相關部門調整了旅游統計口徑,旅游總收入調整為按旅游消費總額統計,包括入境旅游消費、國內旅游消費和省內居民旅行前后消費三大部分,各級旅游部門已相應開展這三項旅游統計調查工作,今年需確保按照有關要求如期完成考核指標。
另外,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情況等指標也在考核范圍之內。據了解,我省在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方面欠賬還較多,需要各市旅游部門發揮協調作用,下大力氣進行推進。目前淄博、東營、濟寧、日照、萊蕪、臨沂、聊城、濱州、菏澤等9個市還沒有建成旅游集散中心,按要求年底前需落實到位。
“完成相關考核硬指標,旅游部門需主動上門協調相關部門的工作,這不丟份、不掉價,我們要有這樣的胸懷和境界。”省旅游局局長于沖說,旅游產業的特點,決定了發展大旅游必須建立部門協調機制,形成融合發展的體制優勢。“體制機制好、工作協調得好則事半功倍,孤軍奮戰沒有出路。”于沖建議,省和各地旅游部門要發揮好協調作用,與工業、農業、林業、水利、海洋漁業、住建、商貿等部門合作,構建大旅游產業格局;與宣傳、文明辦、文化、文物、新聞出版等部門合作,構建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大氛圍;與交通、鐵路、民航等部門合作,構建大旅游交通體系;與發改、財政、國土、環保、金融等部門合作,構建旅游政策保障體系,與公安、工商、質監、食品安全、衛生、安全等部門合作,構建旅游安全保障和市場監管體系。
根據省委、省政府和國家旅游局要求,省旅游局確定成立相關考核工作落實領導小組,由旅游局主要領導任組長,邀請省統計局進行指導。各地可以參照省里模式,成立相應機構,指派具體工作人員,及時與省旅游局及當地組織部門、統計部門等對接溝通,確保入境旅游、國內旅游和省內居民出游前后消費三項統計工作落實到位。建立健全考核監督統計臺賬,做到有據可查、有憑可依。要按照明確責任分工,按季度收集、匯總,記錄考核監督統計臺賬。(原標題:補齊旅游公共設施缺口 17市直面旅游綜合指標“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