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油科學通報》編委會舉行2016年度中國石油科學十佳論文評選頒獎儀式,公布了2016年度在石油科學領域中文期刊上發表的10篇最具創新性的十佳論文,以及45篇獲提名獎的論文。中國石油大學(華東)3篇論文入選十佳論文。
我校獲獎的三篇論文是:肖佃師、盧雙舫、陸正元、黃文彪、谷美維撰寫的《聯合核磁共振和恒速壓汞方法測定致密砂巖孔喉結構》,發表在《石油勘探與開發》上;王琳、李玉星、劉昶、胡其會、王亞婷、王權撰寫的《考慮彈性基礎的氣液兩相流海洋立管耦合振動分析》,發表在《中國石油大學報(自然科學版)》;劉曉晶、印興耀、吳國忱、宗兆云撰寫的《基于基追蹤彈性阻抗反演的深部儲層流體識別方法》,發表在《地球物理學報》。
《石油科學通報》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主辦,主要發表石油地質與地球物理、石油工程、石油機械、石油化學與化工、石油經濟、石油戰略、石油文化等領域新思想、新成果,綜合反映石油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多學科交叉基礎研究進展。“中國石油科學十佳論文”評選活動由《石油科學通報》編委會發起并組織實施,用于獎勵上一年度在國內石油科學領域中文期刊上發表的最具創新性和重要性的10篇論文。活動旨在搭建世界一流的學術平臺,鼓勵石油科學家“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推動石油科學創新發展,獎項每年頒發一次。2016年度獲獎論文內容涵蓋石油地質、石油地球物理、石油工程、石油機械、石油化學、石油經濟及交叉學科等石油科學的各個方向。
論文《聯合核磁共振和恒速壓汞方法測定致密砂巖孔喉結構》提出了聯合核磁共振和恒速壓汞測定致密砂巖孔喉結構的方法,該方法能夠全面認識孔隙體和喉道的大小分布。專家評審一致認為,該項研究提出了測試致密砂巖孔喉結果的新方法,有利于加深對致密砂巖儲集層孔隙和喉道組合關系的認識,具有重要意義。
論文《考慮彈性基礎的氣液兩相流海洋立管耦合振動分析》通過氣液兩相流立管系統的模態分析和氣液兩相流流動特性試驗,預測與評估了氣液兩相流引起的海洋立管振動特性。專家評審一致認為,該項工作實驗出色,得到的結論對認知海洋立管耦合振動規律,從而保障立管安全生產具有重要的工程意義。
論文《基于基追蹤彈性阻抗反演的深部儲層流體識別方法》針對深部儲層地震數據特點,發展了基于Gassmann流體項與剪切模量的兩項彈性阻抗AVO近似方程,利用基追蹤彈性阻抗反演獲得地下介質的彈性屬性剖面。專家評審一致認為,該項工作具有較強應用價值,對于利用信噪比低、分辨率不足、缺乏大角度入射信息的深部地震勘探資料反演和深部儲層流體識別具有重要意義。
》》更多“山東高考”新聞請點擊:2017山東高考網上高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