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學教授祝世寧做客哈工大科學家講壇,為師生帶來題為“引力研究的光學類比——從引力波發現談起”的報告。

祝世寧院士從引力波的基本概念談起,介紹了探測引力波所用的設備和涉及的基本原理。他分別從牛頓的平直時空觀、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愛因斯坦相對論、量子力學等角度,用常見的聲波、水波、電磁波等對抽象的引力波加以闡釋,并由此引申到了引力場方程。他通過對愛因斯坦的思想實驗、霍金輻射與安魯效應的理論分析,延展到星系中的超大黑洞,并就如何用光子芯片在實驗室里模擬出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效應、演示黑洞對光的捕獲以及所導致的時空彎曲和引力透鏡效應進行了深刻闡述。他還結合相對論效應中的量子糾纏態現象解讀了現代物理對通信、現代信息技術和精度測量等領域的影響。會后,祝世寧院士耐心地為在場師生解答了關于宇宙和生命之間的聯系、微納系統和宏觀體系類比等問題。
祝世寧院士是功能材料學家,長期從事微結構功能材料和物理、非線性光學、激光物理與量子光學等領域研究,在微結構晶體功能研究領域發展了非共線準相位匹配技術,并應用于光的非線性彈性散射、增強拉曼散射、非線性切侖科夫輻射和糾纏光研究等。他擁有國際、國內發明專利20余項,在《科學》《自然》等國際高水平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0余篇。
》》更多“山東高考”新聞請點擊:2017山東高考網上高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