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初秋的濟南細雨溫潤,層林翠染,新的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正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和煥然一新的面貌迎接著來自祖國各地近8000名學子的到來。

為了做好此次迎新工作,讓學生滿意,讓家長放心,學校各部門按照學校統一部署積極行動,通力合作,確保迎新工作順利進行。各學院(部)在迎新現場劃分出不同的區域,為新生提供“一條龍”服務,并在迎新現場通過學院風采展示、專業特色介紹等,讓新生對學院基本情況一目了然,同時積極解答和處理新生及家長的各種問題,幫助解決各種困難。
迎新的現場秩序井然,各學院頗具創意的迎新方式讓新生們大開眼界,也讓家長們倍感親切。
走進迎新現場,花團錦簇的紅毯上,來自全國各地的新生與家長們一起,在師姐的引領下,走過鮮花拱門,踏上紅地毯,在報道墻上簽下自己的名字,學校為每一位學生拍攝全家福照片并每人贈送1張。這是學生處送給2017級新生開學的第一份禮物。“學生處把迎新活動作為大學新生的第一堂課,旨在為走進大學的新生們營造一個熱烈溫馨的開學氛圍,留下一份珍貴的記憶,同時也希望他們學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學生處工作人員說。

迎新現場,首批學校學生“名匠”工作室主持攜帶自己的優秀作品和團隊向新生們展示匯報,引起新生和家長紛紛駐足關注。現場學生處工作人員介紹說,2017年,齊魯工業大學與山東省科學院強強聯合后,工科優勢更加突顯。學校近年來在人才培養中結合專業特色,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廣泛開展學生“名匠”工作室遴選培育活動,注重培育學生中的“杰青”,努力打造行業領導人才。

“好喜歡這種顏值擔當的直播!學姐以過來人的視角為我們解答問題,傳授新生入學后的注意事項,防騙技巧,很詳細,也很有耐心。”17級新生小張對記者說。迎新直播是學校全媒體中心為方便新生盡快熟悉校園推出的互動創新舉措,不只在迎新期間直播,還將陸續邀請優秀學生代表與新生直播互動,讓直播成為經驗傳遞和互相交流的平臺。
“第一次親身感受3D打印機帶來的科技力量!”在齊魯工業大學長清校區迎新現場,一位新生家長激動地跟記者說,他剛剛拿到現場打印的3D校徽。新生和家長們都紛紛駐足,體驗新工大“高大上” 的科技范兒。機械學院工作人員給記者介紹說,除了在迎新現場設立3D打印機,他們還設立了機器人展示區,給家長和新生提供與機器人近距離接觸和互動的機會,使新生及家長直觀的感受將來學習的專業特點和學院的教學科研水平。

“我們該制定怎樣的大學生規劃更合理?”,“孩子選擇的這個專業將來都有哪些就業渠道?”輕工學部的“迎新服務站”被前來咨詢的新生和家長圍的水泄不通。這是輕工學部以“科教融合”為主題,在迎新現場特別安排專業導師和創業導師為新生及家長答疑解惑。從新生入學的第一天起,他們將記錄每一位咨詢新生的大學發展目標,后期根據具體情況為其量身打造專業發展規劃、定制職業發展規劃,并對其進行相應的跟蹤指導。現場咨詢的家長們對這一服務紛紛點贊,“學校考慮的太貼心了,導師們幫助完善學生四年的奮斗目標,讓我們放心把孩子放在這里!”
據悉,專業老師還將帶領學生及家長參觀國家重點實驗室,各專業、學科的詳情介紹將以視頻的形式在迎新現場循環播放,讓新生及家長更好的了解體驗學部學術文化及專業特色。
“快來,咱們在“心”家門口照張相!”話音剛落,一名新生和自己的父母跑到“電氣人”的科學“家”門口留下了珍貴的瞬間。迎新現場搭建起了房屋結構行架,“心”型行架上有學院各系的介紹展板,這是電氣學院送給2017級新生的禮物,寓意齊魯工業大學與山東省科學院合并,順利組建新的大學,整合優勢資源,建設一流學科,培養高水準人才,在科教融合的道路上開啟新征程。他們希望通過舉行“新榮,不負昭華”、“科學,以夢為馬”、“雅室,修身齊家”等系列活動,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
記者在電氣學院迎新現場,見到了前來報道的濟寧女孩薛丹,她也是齊魯工業大學今年招收的年齡最小的本科生。15歲的年紀,對于大部分孩子來說,正在讀初三,而薛丹今天已經正式報道,成為電氣學院通信17-1班的一名大學生。雖然年齡比其他同學小兩三歲,薛丹卻告訴記者,自己是一名非常獨立的女生,希望在大學生活中過得豐富而充實。
位于工商管理學院迎新現場的微型直播間引起了新生和家長們的好奇,大家紛紛駐足,拿起手機掃二維碼,觀看直播。直播間里的新晉主播有新生班主任、輔導員、軍訓教官、優秀學生代表等。新生及家長與主播們線上互動,好不熱鬧。新生們紛紛在直播間留下自己的大學愿望,并截圖發朋友圈,向朋友們宣布自己大學生活即將開啟。記者從他們的眼神里讀到了驚喜、滿意、以及深深的期待。
“行孝悌之風,立仁道之本”。在迎新現場,只見一位新生小心翼翼的斟滿茶,滿懷感激之情,雙手敬給自己的母親。這是理學院2017特色迎新現場感人的一幕。理學院以孝道為主題,舉辦“孝心茶禮敬父母”活動,每位新生為父母獻上一杯孝心茶,茶雖小,孝心誠,增加親子情誼。“走過高三,來到工大,理學院是他們新的起點,只有在開學之初,引導新生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回報父母,即深刻認識到百善孝為先、立人先立德的重要意義,才更有利于四年后的成長成才。”提及想法時,理學院的工作人員如是說。
“哈哈,我是程序猿。”“那我要當攻城獅!”說話間,兩位來自濱州的新生老鄉在自己喜歡的職場角色前留影,向這座學校大聲宣布他們的到來,留下齊魯工大專屬記憶。信息學院迎新現場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說,“IT公司是動物園——程序猿、攻城獅、射雞師、產品錦鯉、西衣鷗!”學院通過設計關于“IT各類精英們的愛恨情仇”系列文化展板,將他們的職場角色形象化、擬人化、生動化,并配專屬文案介紹,新生可將與自己未來職業傾向相符的角色標貼粘貼在胸前,并留念。小小的創意,讓新生眼前一亮,激發了新生們對專業學習的興趣和熱情,進而引導新生思考大學四年的夢想是什么、自己未來的路又該如何規劃。作為信息學院今年送給新生們的禮物,它承載了信息學院對新生們的歡迎和關愛。

“看到‘這個專業讓你更美麗,你的皮膚檢測了嗎?’的宣傳標語,我雖然不是這個專業的學生,都想進來體驗一把!”,“對啊,高中時課業任務重,都沒有時間愛美,初進大學遇到這種活動,感覺很新鮮,也很溫暖。” 2017級迎新現場,應用化學專業的師哥師姐現場向新生們展示近幾年專業的科技創新成果,并免費為前來咨詢的新生做皮膚檢測,提供健康護理的數據。據悉,化工學院的應用化學專業是目前山東省內唯一以化妝品和洗滌劑為研究方向的專業,在省內日用化學品領域已形成鮮明特色和優勢。迎新現場,該專業自行研制開發的靚裝禮品裝免費派送給新生及家長,受到了廣泛好評。

九月的濟南仍是秋老虎肆虐的季節,文法學院迎新現場以茶待客,以古迎新。來自學校茶文化體驗中心的七名女志愿者身著七種顏色茶服,現場冷泡熱沖的獨特方式沖泡中國七大茶類(綠茶、白茶、黃茶、紅茶、青茶、黑茶、花茶)。通過七種茶類的茶藝表演,為新生及家長送上一杯平心降熱茶,從細節關愛,讓來校新生既能感受到學校的熱情關懷,又能領略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迎新現場,高年級學霸張磊正在向身旁的學弟學妹們傳授經驗,分享了自己能夠多次獲得“國家獎學金”的學習經驗和技巧。“心態很重要,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張磊鼓勵2017級的學弟學妹們要明確目標,刻苦努力。這是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迎新現場運用展板和現場解說的方式為初入大學的新生傳授各類獎學金的評選標準、評選原則、名額分配等注意事項,讓新生們直面了解大學生活,做好人生規劃,切實上好大學“第一堂課”。一名新生邊聽邊記,情不自禁得跟記者說,“初來齊魯工大,我們就切實感受到了學校的初心,作為一名工大學子,今后我們也應秉持初心,砥礪前進”。
記者在迎新現場處處感受到滿滿的誠意和創意,富含專業特色的外國語迎新現場可以說是充滿世界風情。隨著學院國際化的深入,外國語學院在今年的迎新中凸顯其國際化的風范,外教與留學生將加入迎新的隊伍,在新生踏入校門的時候就讓其感受到學院的國際化氛圍,接觸外教與留學生,讓新生敢于張口說英語,這也是學習語言的第一步,同時增加了學習語言的興趣與信心。

金融學院在迎新現場開展“三個一”活動,即致新生的一張愛心聯系卡,致家長的一張溫馨照片,致自己的一封夢想信件,傾情送出“金苑”的第一份溫暖。
一張愛心聯系卡,是師生溝通的開始,日漸親密的紐帶;一張溫馨照片,留下與“金苑”的美好初見;一封關于夢想的信件,致四年后筑夢、追夢的自己,“金苑”與你不忘初心。
藝術學院新生報到處,一對雙胞胎姐妹花引起了記者的好奇。明明可以靠臉卻偏偏要拼才華。長發及腰、一雙大長腿、長相靚麗的程維妙、程維肖出生于河南新鄉,分別是武昌工學院和阜陽師范學院的畢業生。今年,她倆分別以專業排名第八和第五的成績考取了齊魯工大藝術設計學院環境設計和視覺傳達專業碩士研究生。姐姐程維妙告訴記者,“當初兩人因高考分數相差較大,未考入同所大學,只得“兩地分居”,現在在同一所學校上學,我們姐妹倆終于團圓了!”

“這種凳子結實嗎?能坐嗎?”迎新現場不少家長來到了藝術學院的休息區,對擺放的紙凳子產生了濃厚的好奇。原來這些紙凳子是藝術設計學生專門為迎新制作的,既結實沉重,又體現了專業水平。現場休息的家長們的拍手稱贊:這樣貼心的紙凳子可以更多一些!
記者看到,雖然報到當天下著小雨,但貼心的服務,創意的迎新,獲得新生及家長的一致好評。
》》更多“山東高考”新聞請點擊:2017山東高考網上高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