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由山東建筑大學承辦,清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美國馬里蘭大學、澳洲悉尼大學、挪威北極圈大學和泰山學者研究團隊協辦的2017年第十屆國際供暖通風及空調學術會議(ISHVAC2017)在濟南舉行,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80多位專家參加,山東建筑大學校長靳奉祥參加開幕式并致辭。


靳奉祥首先對參會的各位領導、專家表示熱烈的歡迎。靳奉祥指出,節能減排早已成為當今國際社會達成普遍共識的全球性發展理念,供暖、通風與空調學科的快速發展和技術革新為節能減排理念的落地實現作出了重要貢獻。我校能從眾多985、211申報高校中脫穎而出,承辦第十屆國際供暖、通風與空調學術會議,既是對學校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學科建設成果的肯定,也是對我們的信任,同時也為該學科發展建設提供了難得的學習機會。相信通過此次深入交流的最新科技成果、發展趨勢和典型案例,講解學科發展的前沿資訊、技術動態、理論革新和實踐成果,必將有力推進我校在該學科的建設水平。

本次會議共收到670篇文章,共設14個大會主題報告,34個口頭報告分會場,6個海報匯報分會場以及16個主題研討會。在主題報告環節,來自海內外的知名專家美國普渡大學的陳清焰教授、清華大學的朱穎心教授、韓國首爾大學的Kwang Woo Kim教授、日本名古屋大學的Nagoya University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的李安桂教授、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的Stefano Paolo Corgnati教授、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Jeffrey D。 Spitler教授、清華大學的張寅平教授、香港理工大學的王盛衛教授等先后作了題為《建筑環境優化設計方法》《熱舒適,多少足夠?》《輻射供冷暖系統的問題及優缺點研究》、《基于環境友好型建筑和城鎮發展研究》《高性能氣流組織分布》、《暖通空調在歐洲近似零能耗建筑中的出色表現》《地源熱泵技術的歷史回顧、行業現狀以及未來面臨的挑戰》《中國城市室內空氣質量控制的關鍵問題及新途徑》《暖通空調系統優化控制的發展及其對當今建筑和未來智慧網絡的益處》的精彩報告。
ISHVAC最早發起于清華大學,歷經1991、1995、1999、2003、2007、2009、2011、2013、2015年共九屆,目前是由中國大學發起的暖通領域最有影響的國際會議。會議得到包括美國采暖制冷與空調工程師學會(ASHRAE)、中國制冷學會(CAR)、中國建筑學會暖通空調分會(CCHVAC)等諸多國內外有重大影響力的協會組織、科研單位和院所的支持以及國內外眾多知名企業的贊助。本屆會議將為來自于世界各地的暖通空調學者、建筑師、工程師及企事業單位提供一個學習交流的國際平臺。 (通訊員:王鐵 牟永念)
》》更多“山東高考”新聞請點擊:2017山東高考網上高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