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領軍人才隊伍是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最核心最關鍵的因素。一支學術業績突出、在學科領域有國際影響力和感召力的隊伍必然會以其前瞻性的思維和國際化的視野對拓展學校事業發展思路、搭建與世界交流溝通的平臺、突破地域壁壘和思維局限帶來積極的影響。為加速推進“雙一流”建設步伐,全方位促進學校國際化進程,山東大學決定面向全球招聘部分學院院長和科研機構負責人,廣攬海內外高端人才。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山東大學在高端領軍人才引進工作中,已取得顯著成果。
已有十位高端領軍人才加盟山大
據了解,山東大學首次全球招聘院長在2013年3月啟動。為了進一步加快推進 “雙一流”建設步伐,全方位促進國際化進程,學校決定拿出學院院長崗位面向全球廣攬高端人才。針對生命科學學院、計算機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職位進行公開招聘。聘任學院院長要求必須具有相關專業博士學位,擔任知名大學教授或研究機構研究員,或具有海外知名高校終身教職的副教授及以上職位,在本學科領域學術造詣深厚,取得國內外同行公認的學術成就。在海內外知名大學的學院、研究所或實驗室擔任過主要管理職務者優先考慮。聘期內需全職到崗工作。
公告發出后,引起海內外廣泛關注和熱烈回應,國內外知名大學有近40名高端人才報名。最后經過初審,共有17位候選人參加院長招聘答辯,結合答辯委員會評審結果和學院教師意見,最終聘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教授譚保才為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國家中青年領軍人才、中科院教授陳寶權為計算機學院院長,美國McMaster大學教授黃衛平為信息科學學院院長,張友明為微生物實驗室主任。
2016年9月底,國際知名哲學家、社會學家貝淡寧被聘為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與山東大學簽訂全職聘用合同,且已在青島校區開始工作;2016年12月29日,美國知名政治家楊大利教授被聘為山東大學公共治理研究院院長。兩位社會學科外聘院長對山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的快速發展,提升山東大學國際影響力,推動青島校區國際交流合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全球知名學者以院長身份加盟山東大學再一次引起社會各界的熱議和廣泛關注。
據悉,在2016年9月剛剛建成投入使用的山東大學青島校區中,新搬遷6個學院院長、新成立的2個研究院院長清一色是來自海內外知名大學的高端人才。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海洋研究院院長焦念志,全球知名哲學家、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貝淡寧,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長江學者、計算機科學學院院長陳寶權等。青島校區作為山東大學新百年事業的新起點,著力打造“引領學術前沿的創新性校區、全面開放辦學的國際化校區、深化綜合改革的示范性校區”,外聘院長的學術影響力、國際視野和積極開放的工作思路,必然對創新學科建設路徑、推進國內外合作、探索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推動學院各項工作的發展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同時,結合青島的地緣優勢和政策優勢,結合學校人事、人才改革制度試點,必然會在幾年之內創造出山東大學的學術高地。

校長張榮:情感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關心
山東大學在人才引進工作上,與兄弟院校相比,有類似的地方,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在全球招聘高端領軍人才,是山東大學整個人才工作中的一個環節。從整體而言,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情感上信任、工作上支持、生活上關心。因為信任,所以不僅是讓引進的人才在學術上有所作為,也讓他們在管理上發揮作用。雖然一個學院的院長,和政府部門、企業的行政管理有所區別,但在學術管理上,有獨特的需求。既給人才學術上成長的環境,同時也給他們干事創業的平臺。談及高端領軍人才以院長身份加盟學校的意義,張榮認為,首當其沖的就是增加了學校對外部人才的吸引力;其次,有效的提升了學校的國際化水平,國際上的優質資源能夠更多的被引入山大;此外,引領創新,這種創新不僅僅是學術上的,也是辦學理念、人才培養模式等多方面的創新;另外,有利于學校營造多元化辦學氛圍也是十分重要。
在談到不同校區間的人才引進工作時,張榮表示,青島在某些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不少引進人才的辦公地點在青島。但實際上,在引進的人才當中,一半以上都在濟南校區。其實,濟南對于外部人才的吸引力是非常高的。所有引進的人才,最觀為關注的,還是干實事、創業的機會。濟南有濟南的特點,學校的人文學科、自然科學學科、醫學學科都在濟南,從長遠的發展來看,這些學科引進的人才,更多的發展機遇和平臺都在濟南。在最近長江學者、青年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的獲得者,從目前的統計來看,大多來自留在濟南的這些學科當中。他相信,隨著學校布局、學校辦學條件、外部發展環境的進一步優化,濟南對于外部人才的吸引力也會越來越大。

高端領軍人才代表貝淡寧:力求打造濟青兩位一體的政府管理培訓和品牌
貝淡寧是全球知名國際知名政治哲學家,也是山東大學高端領軍人才的代表。他早年獲得牛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先后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斯坦福大學、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高校從事教學研究工作,并參與創辦了博古睿哲學文化中心。曾任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清華大學蘇世民學者項目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2016年9月,正式被聘為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已經在中國生活了二十余年的他,在談及選擇山東大學的原因時提到,優秀的領導、認真治學的老師、用功的學生、優越的辦學條件都是重要因素。作為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貝淡寧說,自己將在推進開放辦學戰略、全面提升學院國際化水平的同時,充分利用青島校區地緣優勢,采取多種方式延攬杰出人才,培養、吸引能夠產生較大社會影響力的學科帶頭人,引進外籍教師,加強教師梯隊建設。深化與美國芝加哥大學、羅格斯大學、澳大利國立大學、俄羅斯友誼大學等海外高校的實質性合作,支持教師到海外學習、參加國際學術會議,鼓勵學生到海外交流與深造。打造濟青兩位一體的政府管理培訓知名品牌,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地方軟實力建設貢獻智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