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去年的11月份,媽媽給我生了一個小弟弟,看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高興的樣子,我的內心有點小糾結,他們還會像以前那么寵我嗎?對了,我叫格格,今年11歲了。

  爸爸是獨生子,媽媽不是,小弟弟的出生,托了國家"單獨二孩"政策的福。這項政策在我的老家山東省,去年5月30日正式實施。

  據說像我弟弟這樣搭上政策快車出生的“二孩”全國有47萬個,而據國家衛計委公布的符合生育條件的夫妻有1100萬對呢!為啥“小弟弟小妹妹們”來得不夠猛烈呢?

  本報特派記者 王富曉 3月7日發自北京           

  有了小弟弟,爸爸毛腳了

  弟弟出生了,白胖可愛。親朋好友都來道賀,鄰居李叔叔見到爸爸就說,“兒女雙全,真是羨慕嫉妒恨呀!”

  可是,對小弟弟的到來,我的心情蠻復雜的。他的到來,會不會分走爸爸媽媽的愛?最近幾個月,我感覺已經挺明顯啦,為了照顧小弟弟,爺爺奶奶都來了,還請了一個保姆。小姨注意到了我的變化,她還給我下了診斷書——“一胎焦慮癥”。

  哼哼,我不過是想想。最嚴重的是,武漢一名13歲女孩,相繼以“逃學”、“跳樓”相威脅,更是以割腕自殺等激烈行為威逼懷上二胎的母親打胎。其實,不只我焦慮,爸爸媽媽也焦慮。

  我媽天天算賬:從懷孕到生產,各種產檢、營養費、胎教用品、生產費、坐月子的費用,我日常的吃喝拉撒,上幼兒園、參加培訓班、上學的費用,林林總總,一直到大學畢業,媽媽說至少需要30萬塊錢。我的成長需要這些錢,弟弟肯定只多不少。何況,他結婚還得買房子呢!

  爺爺奶奶說,養一個孩子是把家里的資源都集中,養兩個孩子肯定要重新分配,一個家就掙這么些錢呀!爸爸自己也說,他當初也是個獨生子女,總覺得再多要個孩子好,真來了就有點手忙腳亂,發現“生活有點亂套”。這也難怪,他們這個年紀的,好多都是獨生子女。專家說了,年輕的父母要進行育兒觀念的重塑。

  觀念變了,“小弟弟們”來得不夠猛烈

  小姨對政策了解得比較透,她說,不僅是爸爸媽媽要有適應期,醫療教育等社會公共服務也需要適應期。她說濟南每年產婦人數在8萬人左右,而產床只能以千計。雖然有周轉率,但床位還是相當緊張啊!

  老師常說數據最有說服力。我從網上查了查,濟南的產科床位一共有2777張,最多能夠容納近15萬名產婦,但是,爸爸媽媽生孩子都想去大醫院,大醫院床位有限,自然就會排隊或者在走廊里加床位。像我出生時去的濟南市婦幼保健院,產科七個病區一共只有210個床位,每年在這里生娃的數量多達1.5萬名,可以占到市區新生兒總量的三分之一。再加上有的產婦需要住院十幾天,還有一部分外地轉來的危重孕婦,這樣的醫院產科病床,不緊張才怪呢!

  于是,小弟弟小妹妹們就來得不那么猛烈了。前幾天,山東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黨組副書記襲燕做客《陽光政務熱線》時透露,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受理“單獨二孩”再生育申請30.02萬份,已辦結28.59萬份,再生育申請人數約占符合條件人群的四分之一。另一個人口大省河南,截至去年年底,全省共受理“單獨二孩”申請僅有31202例;像北京和上海這種大城市,申請生“二孩”的比例更小。

  國家衛計委新聞發言人毛群安提到,2014年新政剛剛開始施行,不少家庭還在準備階段,因此預計2015年提出再生育申請的人數將比2014年有所增加。

  國家衛計委監督局監察專員趙延配分析認為,“單獨二孩”涉及的人口對象,很大一部分比例是城市人口,他們的生育觀念已經有了很大的轉變,尤其在政策允許以后,很多年輕夫婦因為生育和養育成本問題,或者工作和其他事業發展方面的原因,不急于要孩子。有些夫婦有了政策以后,也不急于生了。

  “二孩”的感覺今年更明顯

  山東省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說,預計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單獨二孩”出生將開始明顯顯現。從目前人口出生統計掌握的孕情看,現已懷孕的單獨二孩夫妻為10萬對左右,都將在今年出生。從2014年人口出生情況看,由于2013年取消二孩生育間隔的政策調整導致出生同比增加21.3%,2015年受兩項政策調整疊加影響,預計人口出生還將持續增加,將給社會公共資源帶來一定壓力。

  聽全國政協委員王新奎說,我國經濟的騰飛受益于“人口紅利”,而據測算2025年后我國老齡人口負擔將飛躍式增長,“人口紅利”正在消失。但是,叔叔阿姨們對“單獨二孩”的反應似乎又比預想的平淡許多,于是,就有人希望全面放開生育政策。

  在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賀優琳今年再次帶著“全面放開二胎”的議案來到北京,這已經是他第5次在全國兩會上提出該建議。雖然“全面放開二胎”也遭到很多人的反對,但賀優琳認為,加大各方面的民生優惠政策力度很重要,不僅是生育政策,還包括教育、就業、健康等一系列的政策,這樣才能實現少兒人口、青年人口、勞動年齡人口以及總人口規模的穩定。

  澎湃新聞前幾天報道說,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不再提“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不動搖”,這一變化引起了輿論關注。對于這一表述的改變,中國人口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分析,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要改變需要經過周密的論證,僅僅從政府工作報告中“摳字眼”,就認為政策出現了變化,這樣的解讀不夠科學。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衛計委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馬旭表示,今年不會搞全面放開二胎的區域性試點,單獨二孩政策效果還有待觀察。在他看來,2014年“二孩”增47萬并不能代表單獨二孩政策的效果。因為,政策才一年,還得觀察幾年,生育政策的影響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他解釋稱,單獨二孩政策實施后,還要考慮到人口流動性、經濟負擔等很多影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