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圍繞“品質市中”建設,圍繞打造品質教育總體要求,市中區教育工作以高位均衡為目標,重點項目快速推進,惠民力度大幅增強,教育均衡取得新發展,教育教學質量再上新臺階,為完成全年計劃奠定了良好基礎。濟南市市中區教育局全力推進“1260”民生工程實施。7所新校開學、2所幼兒園開園,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包括這些新投入使用的學校在內,市中區全部教室都裝上新風設備。

  新建校建設進展順利 全區教育品質整體提升

  學校大班額問題有效解決,新建校建設進展順利。經綸小學、望岳路小學、泉澤小學、匯誠小學、7泉澤初中、泉海學校、泉秀學校等7所學校投入使用,育明幼兒園、舜苑幼兒園2所新建園校如期開園,經五路小學、勝利大街小學、南上山街小學、舜耕小學、育英中學、實驗初中一批優質教育資源相繼入駐,家門口上好學變成現實。今年7所新建學校共開34個教學班,增加學位1565個。其中小學:望岳路3個班,135學位;經綸6個班,270學位;泉澤6個班,270學位;匯誠4個班,180學位;泉海4個班,180學位;泉秀4個班,180學位。中學:泉海2班,100學位;泉秀1班,50學位;泉澤4班,200學位。另今年經緯學校初中部2個班,學位100個;舜苑學校初中部1個班,學位50個。

  為了使全區教育品質得到整體提升,市中區投入3300萬為全區學校幼兒園安裝空氣凈化系統配備工程穩步推進,開學前夕,全區92所中小學幼兒園、1729間教室新風及空氣凈化設備將陸續安裝完畢。為了把好事辦好,市中區教育局嚴格各項流程,堅持九步走,確保新風使用效果:一是樣板間安裝,年初選取8個試點學校進行新風設備安裝;二是數據收集,對不同規格、型號的新風設備使用情況進行全面檢測和數據搜集;三是專家論證,先后組織省建筑大學、省環境信息與監控中心、省質檢院、省立醫院、省疾控中心等部門和專家對采集數據進行4次論證;五是確定招標方案,最終摸索形成了全市首個校園空氣凈化系統招標運作模式、技術參數及服務方式;六是公開招標,在區檢察院、紀委共同參與下公開招標,最終確定15家供應商入圍;七是民主選取,學校組織業內專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家長代表形成學校評審團自主選取;八是安裝檢測,供應商被選取后進行樣板間安裝,完成后由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安裝使用效果進行檢測;九是全面安裝,檢測數據達標的簽訂合同全面實施。“新風工程九步走”讓孩子在美麗校園里享受清新空氣成為現實。

  新校縮影之匯誠小學:匯八方偉力,耕一片熱誠

  濟南市市中區匯誠小學位于濟南市市中區簸箕山路以北,大廟屯路以東,是融匯城社區的配套學校,毗鄰大廟古跡,相依百年古槐,是市中區最西部的一所新建小學。在市中區教育局集團化辦學引領下,學校以舜耕教育集團優質教育品牌為引領,傳承生態教育文化,追求教育和諧發展。局舜耕教育集團理事長胡愛紅介紹,學校立志在市中教育西部突進圈的格局中,以高定位、高起點、高投入、高品質的辦學標準,辦一所人文化、智慧化、信息化、生態化的現代小學,讓市中西部的學生享受高位、優質、均衡的教育。

  據悉,匯誠小學南北長120米,東西長230米,用地面積26990平方米,建筑面積16657.8平方米。學校設計為36教學班。 在功能分區方面,學校分為教學區、活動區兩部分。兩部分動靜分離,獨立成區。教學區又分為普通教學、專業教學和辦公三個部分,通過連廊聯系,既聯系方便又獨立成區。活動區位于教學區東部,由300米塑膠跑道、四塊標準籃球場、兩塊排球場、獨立健身休閑區構成。此外學校還設有一處500平米的體育館。 校園內各種綠植超過1000棵,還有超過4000平米的草坪。無論活動、自習、休憩都能切身感受到綠化及景觀的存在。

  對于家長最為關心的師資配備問題,胡愛紅介紹道,匯誠小學所有的老師都來自舜耕教育集團,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占40%。正是由于軟硬件條件兼備,才讓更多的家長放心讓孩子來到這里學習。

  相關閱讀:市中區的“三核四圈”

  自2013年啟動集團化辦學以來,濟南市市中區先后組建了20個教育集團、5個特色聯盟、6個集團鏈。20所品牌學校帶動41所新建學校、城郊學校、薄弱學校共同發展,打破了校際間的“資源墻”,逐步實現了品牌管理、優秀師資、精品課程等教育資源的深度共享,1000多名干部教師參與集團交流,全區集團化辦學覆蓋面已達85%。逐步構建起來的“三核四圈”,進一步促進了市中教育的騰飛。“三核”即做大、做強以育英中學、實驗初中、二十七中學為核心的三大品牌教育資源群。“四圈”就是以“三核”進行輻射,形成全區四個教育圈——北部示范圈,即經十路以北區域,充分發揮育英中學、實驗初中、二十七中學、經五路小學、勝利大街小學、南上山街小學、緯二路小學等品牌學校的示范帶動作用,引領其他學校全面提升、加快發展。中部拓展圈,即經十路以南、二環南路以北區域,包括泉景中學、十四中學、六十八中學、經十一路小學、育明小學等學校,重點是在課堂教學與教學方式上進行改革突破,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實現品質升級。南部生力圈,即二環南路以南區域,包括育秀中學、泉潤學校、泉海小學等新建小區配建學校,著力打造教育質量高、管理理念新、硬件設施好的新興品牌學校群。西部突進圈,即王官莊、白馬、陡溝、黨家區域,結合片區改造與集團化辦學全覆蓋契機,對學校軟硬件進行全面升級,注入名校的管理理念和師資資源,促進西部學校跨越提升、加快發展,讓更多轄區居民子女,在家門口享受名校管理、名師授課的優質教育。接下來,市中區教育局還將繼續推進“三核四圈”優質教育資源整體布局,做大、做強以育英中學、實驗初中、二十七中學為核心的三大品牌教育資源群,打造北部示范圈、中部拓展圈、南部生力圈、西部突進圈。

  (新浪山東 張曉盼)

  》》更多“山東高考”新聞請點擊:2017山東高考網上高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