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促進市中區與長清區的教育深度融合,有效依托市中區教育集團的優質教育資源,發揮名校的引領、帶動作用,濟南市教研室以課堂教學和教師專業化發展為活動主線,創新教學教研形式,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9月22日,濟南市小學體育學科現場集體教研活動在長清區石麟小學舉行。
濟南市教研員王建軍、市中區體育教研員董曉、平陰教研員曹國杰、濟南市勝利大街小學俞健、長清區石麟小學校長杜建青、長清區石麟小學體育與健康中心主任莊云、長清區各中小學體育教研組長、區直小學體育教師及部分鄉鎮體育教師等領導老師參加了本次活動。活動由長清區體育教研員張巖松主持。
本次體育學科現場集體教研活動共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是濟南市勝利大街小學俞健老師分享的“學校體育教學工作交流”。俞老師認為學生體質的增強要從課堂入手,抓好各環節。他運用自己的課堂短片實錄講述課堂練習情況,并現場展示了體育教學中開展的“體育作業”和“系統評價表”,讓參會人員大受啟發。
第二部分是集體教研課例展示,濟南市育明小學崔震老師和長清區石麟小學的劉詠華老師分別執教了《綜合素質訓練》、《跨越式跳高》。崔震老師課堂組織有序,運用熱身跑、徒手操、體前屈幫助學生充分熱身,課堂上學生分組合作進行仰臥起坐和往返跑練習,特別是放松活動的舞蹈讓參會老師眼前一新。劉詠華老師利用歡快的“踏彩石”游戲開啟課堂,動感的韻律舞蹈、自學小秘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參與興趣,同時劉老師采用的時髦的少兒軟式器材組裝的跳高架為課堂增添了新的魅力,自學和合作讓學生在課堂學有所得。
第三部分是市中區體育教研員董曉老師對展示課例的點評和市中區體育教研工作開展的經驗分享。董老師站在專業的領域對兩位老師的課進行點評,并用“笑聲、汗水、技能”詮釋了課堂評價。他認為現代體育教學要從關注“教師教”轉變為“學生學”,學科教學要轉變為學科教育,深化學科的教育意義。同時教育要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通過讓學生課堂有事干和恰如其分的表揚調整學生的課堂學習。
第四部分是長清區石麟小學體育與健康中心主任莊云介紹展示課例《跨越式跳高》的設計思路和集體備課的一些經驗。莊主任結合石麟小學的和潤課堂理念介紹了體育組集體備課一課三摩(觀摩、研磨、建摩)的實施情況,并提出通過潤教(導趣)、潤學(求趣)、潤課(創趣)、潤德(融趣)的途徑打造“和潤”課堂。
活動最后,濟南市教研員王建軍老師做總結講話。王建軍老師運用體育專業術語對兩位教師課堂展示進行了細評,他認為新時代的體育教師要有哲學的思辨能力,眼光要更高遠在課堂上要帶動學生科學的動起來,讓學生心飛揚。同時在集體備課時科學把握教學重難點,落實“以運動能力為中心”的體育核心素養。最后對參會教師提出要求:體育教研團隊要團結奮進,形成一個能戰斗的團隊;做好科學的認知,保證課堂練習;端正工作態度,增加對事業的熱愛。
“全面合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提高”,自簽訂深度融合協議以來,兩區從教育的實際情況出發,把每一個合作項目做出成效、做成精品,實現互助互利、互惠互通,共同做好教育發展的融合文章。本次活動,促進了市中長清教育的深度融合,助推了體育教師的專業成長。
(通訊員 王茜茜、陳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