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訓練中,他們也遇到了體育老師不足的問題。張凝說,區縣間流行的做法是從當地的體育局聘請教練。學校就聘請了2名專業的足球教練,帶著學生們訓練,一次能帶30到40人。他說,專業教練帶學生會比學校的體育老師更加專業,技術動作也更加專業。
“無體育不清華”。清華附小也在教學中貫徹了清華大學的體育精神。在這所學校,他們將國家規定的每周3節體育課擴展為5節,增加的兩節課中,一節是足球課,一節是學生根據興趣自選體育課。
記者在下午的學校操場看到,場地內滿是練習足球的學生,男女生的積極性都一樣高,體育老師則在旁邊進行指導。將足球作為專門的課程,校長竇桂梅認為,足球本身是學校的傳統,同時,這項運動能夠很好地鍛煉孩子們的團隊協作能力。與很多學校只練足球隊相比,清華附小的足球訓練不是一部分人用一部分時間來強化訓練,而成為了一個全校活動。體育選修也給學生提供了九大項目的選擇,輪滑、籃球只要感興趣就可以上。
學校學生工作負責人梁營章介紹,現在的校園已經形成了“班班有球隊、人人會踢球、男女齊上陣”的局面。學校的體育團隊也日益豐滿,學校有14名體育老師,他們還從中超球隊杭州綠城引進了退役的專業運動員帶領學校的足球訓練。就在今年寒假,清華附小的16名學生還走出國門,飛赴阿根廷進行足球集訓,成為首批公立校派出的足球小將。這批足球小將都是品學兼優的學生,他們的成績都是班級的前20名,一半多還是班里的前10名。
本學期起,崇文小學也將每周開設一節足球課,覆蓋一至六年級全員,不同年齡段將分層教學。據了解,學校體育組已編成一套時長6分45秒的足球操,在每天25分鐘的課間操時間內練習。上肢動作涉及抱球運動,下肢動作涉及腳弓推球、腳內側踢正踢等。
類型3
引入北大課程開發足球游戲
黑景峰認為,會踢球的孩子一定是頭腦靈活、思維敏捷的孩子,以往所說的“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是有片面性的。未來幾年,安外三條小學將在首都體育學院的幫助下,引進北京大學“3C腦體雙優”課程。
黑景峰介紹,3C(身體游戲、計算機益智游戲、社會干預)腦體雙優課程是耶魯大學和北京大學教授共同研發的采用現代電腦技術與傳統體育活動相結合的模式,通過獨創的計算機輔助大腦練習和豐富多彩的益智身體游戲運動,以提高孩子核心認知能力為主要目的、兼顧運動協調能力和情商開發的全新課程。
此外,安外三條小學還將繼續與首體院加強合作,借助首體院的力量協助學校完善和開發出成體系的、與足球相關的校本課程,編寫一部適合校園足球推廣的指導手冊。黑景峰介紹,手冊將以連環畫的形式,提高小學生們的興趣。
類型4
建立三級賽制促進足球普及
作為延慶縣足球傳統校,延慶康莊中心小學從2004年開展校園足球活動,2009年在一到六年級落實每周每班一節足球課,實現校園足球全員普及,如今已形成了“人人能踢球、班班有球隊、周周有比賽,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獨特的康莊小學校園足球模式。
學校校長紀桂武介紹,“人人能踢球”就是全員參與、全員足球。無論高年級還是低年級,無論男生還是女生,無論學生還是教師,所有人都參與到校園足球運動中來。現在學校650名孩子都非常喜歡足球運動。
為了保證每個學生都能踢到球,學校每天安排一套足球課間操,每周一節的足球課,每周三次每次60分鐘的足球課外活動。每個學生每周訓練時間超過3小時,足球隊的孩子每周訓練達到6小時。
“班班有球隊”是在普及的基礎上,讓每個班都建立足球隊,紀桂武介紹,學校現有班級足球隊24支,校級男子足球隊6支、校級女子足球隊6支。學校形成班內比賽、班級聯賽、校際比賽三級賽制實現“周周有比賽”。
□區縣做法
>>朝陽
足球讀本明年全區推廣
本學期,朝陽區將在22所中小學中試點校園足球課程讀本,明年起,該讀本將推廣至全區所有中小學,并將足球作為體育課的組成部分,實行每周一節足球課。
朝陽區教委副主任姜繼為介紹,首批試點“陽光足球”讀本的22所中小學均為參加讀本編寫的體育老師所在的學校。今年9月開學后,足球讀本試點校范圍將進一步擴大至42所。明年將開始在全區所有中小學中推廣。姜繼為表示,這套足球讀本的趣味性比較強,改變了以往說教的方式,采取講故事的形式,增加可讀性。過去的體育教材往往包含幾十個體育項目,但每個項目都沒有說透,這套讀本以足球為主干,帶動身體其他機能的訓練,實現點和面的良好結合。同時,中小學足球讀本均配備微課,學生可以通過視頻直觀了解動作要領,邊學邊練。
姜繼為介紹,在全區1200名體育教師中,足球科班出身的大約為30余人,為了更好地推廣這套足球讀本,朝陽教委與中國足協和北京足協聯手進行師資培訓,目前已有近200名體育教師完成培訓。預計在兩年內,全區所有體育師資全部掌握校園足球教育技能,讓教師能夠講足球,并對足球興趣班的學生進行普及性的指導。
>>海淀
10學校建“籠式足球場”
海淀區體衛中心主任馬受良介紹,海淀區今年專門安排了1000萬的資金預算,用于發展校園足球,為歷史之最。目前資金已經到位。為解決場地問題,海淀區今年計劃選擇10所場地不足的小學新建10個“籠式足球場”。一些老化的場地或硬質場地還改造為軟化場地或者草坪式場地。
馬受良表示,海淀區今年計劃在賽制上進行調整,將區級比賽統稱為“海淀區中小學超級杯足球比賽”,“超級杯”將從今年4、5月份持續到6、7月結束。馬受良認為給比賽冠上定語名稱,對學生而言更有吸引力,“就像籃球CBA一樣。將來可以打造成海淀區水平最高的比賽”。此外,海淀區今年還將專門建立比賽信息的網站,對于比賽成績優秀的學生,還將設立“英雄榜”,附上優秀運動員的照片及文字介紹。他說,這也便于家長通過APP隨時了解校園足球的情況,既增加學生的榮譽感,也可成為選拔人才的助力。
>>延慶
5年內全員參與校園足球
“我們將以康莊中心小學足球模式為思路,在全縣所有中小學推進校園足球。”延慶縣教委主任魏旭斌表示,計劃通過3到5年時間,使該縣中小學生基本達到“人人能踢球,人人會踢球,人人愛踢球”的遞進式目標。小學分段普及足球知識,學習基本技能和規則,低年級以“全員參與,激發興趣,認識和熟悉足球”為目標,中高年級以“常規訓練,促進基本技能”為目標,靈活開展足球集體舞、健身操等活動,并舉辦班級之間、學校之間的足球比賽。延慶縣教委要求,每所初中校要至少成立一支校園足球隊,在普遍開展足球訓練的基礎上確定8到10所縣級校園足球重點校。目前延慶縣共有一中和五中兩所純高中校,一中已經是北京市級足球傳統項目校,五中則計劃在一至兩年內申請成為市級足球傳統項目校。(記者 郭瑩 李琦)
》》更多“山東高考”新聞請點擊:2015山東高考網上高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