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醫學院醫學影像學專業創辦于1985年,1994年開始招生醫學影像學專業5年制本科,1998年成為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碩士學位授權點,2006年被評為山東省特色專業、2007年被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是山東省教學改革試點專業。
醫學影像學專業學制五年,畢業授予醫學學士學位。專業研究領域涵蓋醫學影像診斷、醫學成像原理、醫學輻射防護、電子技術醫學應用、醫學超聲信號檢測、醫學影像設備、醫學影像的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計算機與信息科學技術、醫學物理學等。主干課程有:《系統解剖學》、《人體影像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生物化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神經病學》、《醫學影像設備學》、《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學》、《醫學影像診斷學》、《超聲診斷學》、《核醫學》和《介入放射學》等。
醫學影像學專業主要培養學生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接受常規放射學、CT、MRI、超聲學、介入放射學和核醫學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訓練,具有常見病、多發病的影像診治的基本能力。
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業教師78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36人;博士15人、碩士39人、碩士生導師18人,其中,醫學影像學專業教學團隊是省級教學團隊。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山東省教學名師1人,山東省優秀教師和優秀科技工作者6人,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4人,省級或校級學術骨干和學科帶頭人10余人。近年來,專業骨干教師主持和參與編寫全國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教育部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衛生部“十一五”規劃教材和“十二五”國家規劃教材36部。目前又承擔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和醫學影像學專業“十三五”規劃教材主編5部,副主編3部。
本專業在武書連、全國校友會大學專業排名逐年上升,2016年位列第14位。本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廣泛認可,本科畢業生在北京、上海、天津、廣州等三級醫院大量就業。
1974年建校伊始,泰山醫學院設立5年制臨床醫學本科專業。該專業在長期辦學實踐中,經過不斷地建設和發展,形成了自身的優勢和特色。臨床醫學專業2006被評為山東省特色專業,2008年被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012年認定為教育部、衛生部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2013年入選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教育部衛計委第一批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
臨床醫學專業主要培養學生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處理常見病、多發病和常見的危重病癥,具有一定的預防醫學知識和中醫學的基本知識,能夠獨立學習,獨立思考,具有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獲得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本科生畢業時,如符合學!秾W位授予條例》,將授予醫學學士學位。
臨床醫學專業的主要課程有《系統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局部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醫學微生物學》、《醫學免疫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診斷學》、《預防醫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中醫學》等。
臨床醫學專業現有8個省級重點學科(實驗室),其中藥理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病原生物學是山東省"十二五"省級重點學科;影像醫學、老年病科、癲癇診療中心是山東省醫藥衛生重點學科;腦微循環實驗室、動脈粥樣硬化實驗室是山東省"十二五"高校重點實驗室。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為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免疫學、外科學、內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神經生物學、全科醫學、臨床病理學等20多個目錄內碩士學位授權學科點和醫學生理學、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2個目錄外碩士學位授權學科點。實驗教學中心總面積25950平方米,實驗設備總值6526萬元。有直屬附屬醫院1家、非直屬附屬醫院24家及協議性實習醫院100余家。
臨床醫學專業現有專任教師246人,其中教授45人,副教授83人;具有博士學位81人,碩士學位137人;有泰山學者特聘專家3人,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3人,泰山學者青年專家2人,山東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人,山東省高等學校重點學科(實驗室)首席專家2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山東省教學名師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4人。
近五年,教師主持5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課題子課題、1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大新藥創制子課題,81項省部級科研課題;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12 篇,SCI、EI、ISTP收錄73篇,其中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IF:42.35)、《Lancet》(IF:38.28)、《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lgy》《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J Biol Chem》等國際著名期刊;授權發明專利10項,獲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
近五年,學生第一志愿上線考生報考率平均為157.69%;四、六級外語統考通過率,四級平均為98.30%,六級平均為78.21%;考研錄取率為57.51%;總體就業率95.86%,大學生科技創新省級獎勵69項;2014年,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第五屆總決賽一等獎。通過對用人單位調查,本科畢業生滿意度達90%以上,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
泰山醫學院1985年開始成人護理?平逃,1995年開始全日制護理?平逃1999年開始全日制護理學本科教育,2006年改為四年制本科教育,開設護理學·麻醉護理方向的五年制護理本科教育,2015年開設護理學·助產方向。護理學是研究生碩士學位授權點(2006)、校級重點建設學科(2012)、山東省特色專業(2008)、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009)以及山東省教育廳重點發展支持專業(2014)。
護理學專業學制四年,畢業授予理學學士學位。主干課程有:《人體形態學》《生理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生物化學》《藥理學》《健康評估》《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預防醫學》《護理學基礎》《精神病護理學》《護理心理學》《護理倫理學》《護理研究》和《社區護理學》等。
護理學專業要求學生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現代護理學、麻醉學、婦幼保健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接受護理學、麻醉護理和助產護理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訓練,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處理常見病、多發病;掌握急診、疑難、危重病人護理的基本原則和操作技術,掌握手術病人的麻醉監護及其麻醉前后的護理(麻醉護理方向),掌握助產技能(助產方向),能夠從事臨床護理、社區護理、護理管理和護理教學等工作。
護理學專業有核心教師89人,其中教授15人(16.8%),副教授25人(28.1%);碩士生導師10人;博士6人(7%),碩士39人(44%);雙師型76人(85%)。33位教師具有境外學習經歷;41位教師在市級、省級和國家級專業學術團體中擔任理事、主任委員或委員。在學院教師中,“山東最美志愿者”1人,“2009感動泰安人物”1人,校級教學名師2人,校級教學標兵1人,校級師德標兵2人,校級教學能手4人。近三年聘任8位國內外護理及相關學科專家為兼職教授,構建了一支結構合理、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
近年來,學院建有省級精品課程護理專業核心課程5門(包括護理學基礎、外科護理學、內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急危重癥護理學),省級成人資源共享和特色課程2門(急救護理學、社區護理學);校級精品課程12門,校級網絡示范課程2門(外科護理學、社區護理學);10門課程被評為優秀網絡課程。建有校級教學團隊1個。教師在全國醫學類微課教學比賽三等獎1項、省級高校微課教學比賽中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山東省高校教學比賽中獲三等獎1項。 主編參編教材34部。
護理學專業在全國校友會大學專業排名逐年上升,2016年位列第9位。本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廣泛認可,本科畢業生在北京、天津、廣州、深圳、武漢等三級醫院大量就業。
泰山醫學院藥學專業創辦于2001年,2003年開始招生藥學專業本科。2003年獲得藥理學碩士學位授權點,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10年獲得藥學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形成了涵蓋研究生、本科和?平逃龑哟蔚膬瀯輰I群。
藥學專業學制四年,畢業授予理學學士學位。專業研究領域涵蓋藥物制備、藥物質量控制、藥物安全性評價、藥物制劑的設計、藥物分析方法、指導臨床合理用藥等。主干課程有:《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人體解剖生理學》、《生物化學》、《藥物化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藥理學》、《藥物分析》、《藥劑學》、《藥用植物學》、《生藥學》、《藥事管理學》和《臨床醫學概論》等。
藥學專業主要培養學生掌握藥學各主要分支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藥學實驗方法和技能,掌握主要藥物制備、質量控制、藥物安全性評價等基本方法和技術;具備藥物制劑的初步設計能力,選擇藥物分析方法的能力,指導臨床合理用藥的能力;掌握藥政管理和藥事法規的基本知識。
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業教師55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6人;博士24人、碩士54人、碩士生導師27人,其中,藥理學專業教學團隊是省級教學團隊。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山東省教學名師、山東省知名技術專家等6人, 省級或校級學術骨干和學科帶頭人10余人。近年來,專業骨干教師主持和參與編寫全國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教育部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衛生部“十一五”規劃教材和“十二五”國家規劃教材20余部。目前又承擔藥學專業“十三五”規劃教材10余部。
本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廣泛認可,用人單位對本專業畢業生的綜合評價良好,畢業生在社會上贏得了良好聲譽,深受社會用人單位歡迎。本科畢業生考取中國藥科大學、沈陽藥科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研究生的人數逐年增加。
泰山醫學院醫學影像學專業創辦于1985年,1994年開始招生醫學影像學專業5年制本科,1998年成為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碩士學位授權點,2006年被評為山東省特色專業、2007年被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是山東省教學改革試點專業。
醫學影像學專業學制五年,畢業授予醫學學士學位。專業研究領域涵蓋醫學影像診斷、醫學成像原理、醫學輻射防護、電子技術醫學應用、醫學超聲信號檢測、醫學影像設備、醫學影像的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計算機與信息科學技術、醫學物理學等。主干課程有:《系統解剖學》、《人體影像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生物化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神經病學》、《醫學影像設備學》、《醫學影像檢查技術學》、《醫學影像診斷學》、《超聲診斷學》、《核醫學》和《介入放射學》等
醫學影像學專業主要培養學生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接受常規放射學、CT、MRI、超聲學、介入放射學和核醫學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訓練,具有常見病、多發病的影像診治的基本能力。
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業教師78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36人;博士15人、碩士39人、碩士生導師18人,其中,醫學影像學專業教學團隊是省級教學團隊。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山東省教學名師1人,山東省優秀教師和優秀科技工作者6人,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4人,省級或校級學術骨干和學科帶頭人10余人。近年來,專業骨干教師主持和參與編寫全國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教育部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衛生部“十一五”規劃教材和“十二五”國家規劃教材36部。目前又承擔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和醫學影像學專業“十三五”規劃教材主編5部,副主編3部。
本專業在武書連、全國校友會大學專業排名逐年上升,2016年位列第14位。本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廣泛認可,本科畢業生在北京、上海、天津、廣州等三級醫院大量就業。
1974年建校伊始,泰山醫學院設立5年制臨床醫學本科專業。該專業在長期辦學實踐中,經過不斷地建設和發展,形成了自身的優勢和特色。臨床醫學專業2006被評為山東省特色專業,2008年被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012年認定為教育部、衛生部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2013年入選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教育部衛計委第一批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
臨床醫學專業主要培養學生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處理常見病、多發病和常見的危重病癥,具有一定的預防醫學知識和中醫學的基本知識,能夠獨立學習,獨立思考,具有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獲得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本科生畢業時,如符合學!秾W位授予條例》,將授予醫學學士學位。
臨床醫學專業的主要課程有《系統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局部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醫學微生物學》、《醫學免疫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診斷學》、《預防醫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中醫學》等。
臨床醫學專業現有8個省級重點學科(實驗室),其中藥理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病原生物學是山東省"十二五"省級重點學科;影像醫學、老年病科、癲癇診療中心是山東省醫藥衛生重點學科;腦微循環實驗室、動脈粥樣硬化實驗室是山東省"十二五"高校重點實驗室;A醫學、臨床醫學為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免疫學、外科學、內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神經生物學、全科醫學、臨床病理學等20多個目錄內碩士學位授權學科點和醫學生理學、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2個目錄外碩士學位授權學科點。實驗教學中心總面積25950平方米,實驗設備總值6526萬元。有直屬附屬醫院1家、非直屬附屬醫院24家及協議性實習醫院100余家。
臨床醫學專業現有專任教師246人,其中教授45人,副教授83人;具有博士學位81人,碩士學位137人;有泰山學者特聘專家3人,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3人,泰山學者青年專家2人,山東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人,山東省高等學校重點學科(實驗室)首席專家2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山東省教學名師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4人。
近五年,教師主持5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課題子課題、1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大新藥創制子課題,81項省部級科研課題;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12 篇,SCI、EI、ISTP收錄73篇,其中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IF:42.35)、《Lancet》(IF:38.28)、《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lgy》《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J Biol Chem》等國際著名期刊;授權發明專利10項,獲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
近五年,學生第一志愿上線考生報考率平均為157.69%;四、六級外語統考通過率,四級平均為98.30%,六級平均為78.21%;考研錄取率為57.51%;總體就業率95.86%,大學生科技創新省級獎勵69項;2014年,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第五屆總決賽一等獎。通過對用人單位調查,本科畢業生滿意度達90%以上,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
泰山醫學院1985年開始成人護理專科教育,1995年開始全日制護理?平逃,1999年開始全日制護理學本科教育,2006年改為四年制本科教育,開設護理學·麻醉護理方向的五年制護理本科教育,2015年開設護理學·助產方向。護理學是研究生碩士學位授權點(2006)、校級重點建設學科(2012)、山東省特色專業(2008)、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009)以及山東省教育廳重點發展支持專業(2014)。
護理學專業學制四年,畢業授予理學學士學位。主干課程有:《人體形態學》《生理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生物化學》《藥理學》《健康評估》《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預防醫學》《護理學基礎》《精神病護理學》《護理心理學》《護理倫理學》《護理研究》和《社區護理學》等。
護理學專業要求學生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現代護理學、麻醉學、婦幼保健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接受護理學、麻醉護理和助產護理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訓練,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處理常見病、多發病;掌握急診、疑難、危重病人護理的基本原則和操作技術,掌握手術病人的麻醉監護及其麻醉前后的護理(麻醉護理方向),掌握助產技能(助產方向),能夠從事臨床護理、社區護理、護理管理和護理教學等工作。
護理學專業有核心教師89人,其中教授15人(16.8%),副教授25人(28.1%);碩士生導師10人;博士6人(7%),碩士39人(44%);雙師型76人(85%)。33位教師具有境外學習經歷;41位教師在市級、省級和國家級專業學術團體中擔任理事、主任委員或委員。在學院教師中,“山東最美志愿者”1人,“2009感動泰安人物”1人,校級教學名師2人,校級教學標兵1人,校級師德標兵2人,校級教學能手4人。近三年聘任8位國內外護理及相關學科專家為兼職教授,構建了一支結構合理、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
近年來,學院建有省級精品課程護理專業核心課程5門(包括護理學基礎、外科護理學、內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急危重癥護理學),省級成人資源共享和特色課程2門(急救護理學、社區護理學);校級精品課程12門,校級網絡示范課程2門(外科護理學、社區護理學);10門課程被評為優秀網絡課程。建有校級教學團隊1個。教師在全國醫學類微課教學比賽三等獎1項、省級高校微課教學比賽中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山東省高校教學比賽中獲三等獎1項。 主編參編教材34部。
護理學專業在全國校友會大學專業排名逐年上升,2016年位列第9位。本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廣泛認可,本科畢業生在北京、天津、廣州、深圳、武漢等三級醫院大量就業。
泰山醫學院藥學專業創辦于2001年,2003年開始招生藥學專業本科。2003年獲得藥理學碩士學位授權點,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10年獲得藥學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形成了涵蓋研究生、本科和?平逃龑哟蔚膬瀯輰I群。
藥學專業學制四年,畢業授予理學學士學位。專業研究領域涵蓋藥物制備、藥物質量控制、藥物安全性評價、藥物制劑的設計、藥物分析方法、指導臨床合理用藥等。主干課程有:《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人體解剖生理學》、《生物化學》、《藥物化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藥理學》、《藥物分析》、《藥劑學》、《藥用植物學》、《生藥學》、《藥事管理學》和《臨床醫學概論》等。
藥學專業主要培養學生掌握藥學各主要分支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藥學實驗方法和技能,掌握主要藥物制備、質量控制、藥物安全性評價等基本方法和技術;具備藥物制劑的初步設計能力,選擇藥物分析方法的能力,指導臨床合理用藥的能力;掌握藥政管理和藥事法規的基本知識。
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業教師55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6人;博士24人、碩士54人、碩士生導師27人,其中,藥理學專業教學團隊是省級教學團隊。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山東省教學名師、山東省知名技術專家等6人, 省級或校級學術骨干和學科帶頭人10余人。近年來,專業骨干教師主持和參與編寫全國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教育部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衛生部“十一五”規劃教材和“十二五”國家規劃教材20余部。目前又承擔藥學專業“十三五”規劃教材10余部。
本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廣泛認可,用人單位對本專業畢業生的綜合評價良好,畢業生在社會上贏得了良好聲譽,深受社會用人單位歡迎。本科畢業生考取中國藥科大學、沈陽藥科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研究生的人數逐年增加。
泰山醫學院放射學院1989年在全國率先開辦醫用電子儀器維護3年制專科教育,2001年開始招生生物醫學工程學本科專業,2010年批準為山東省高等學校品牌專業特色專業,是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訓計劃項目。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本專業是理、工、醫結合的交叉學科,是利用工程技術手段把物理、化學及技術科學中新的原理、方法應用于醫療裝置的研制與功能開發,來滿足臨床診療的需要。主要培養具備扎實的生命科學、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及信息科學等基本理論知識及醫學與工程技術相結合的科學研究能力的、能在醫療機構及其它電子技術、信息產業等領域從事醫療器械研究、開發、管理、營銷、使用及安裝與維護的實用型專業人才。
生物醫學工程學專業學制四年,畢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目前已經形成生物醫學圖像處理、生物醫學信號檢測與處理、生物醫學超聲及智能化儀器三個穩定的發展方向,并形成了一套科學完整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主干課程有:《人體解剖學》、《生理學》、《臨床醫學概論》、《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生物醫學傳感器》、《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微機原理與接口》、《DSP原理與應用》、《醫學圖像處理》、《醫用電子儀器》、《X線機設備學》、《CT、MRI設備學》和《B超機原理與維修》等。
近年來,學院堅持“知識傳授與實踐能力”培養并重的理念,人才質量得到不斷提高。同時,隨著醫療設備的快速發展,各級醫院的大型醫療設備更新換代加快,對醫療設備安裝、維修等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多數畢業生在醫療設備生產與營銷公司或醫院設備管理部門就業,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保持100%。
泰山醫學院制藥工程專業于2002年開始招生,2011年獲批成為制藥工程學碩士學位授權點,2014年獲批成為工程碩士(制藥工程領域)專業學位授權點,2011年被評為山東省省級特色專業,2012年被評為山東省卓越工程師教育重點建設專業。
制藥工程專業學制四年,畢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專業研究領域涵蓋化學、藥學、生物學、化學工程與技術等專業。主要課程有:《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生物化學》、《藥物合成反應》、《化工原理》、《藥物化學》、《藥理學》、《藥物分析》、《藥劑學》、《制藥工程自動控制》、《藥事管理學》、《制藥工藝學》、《制藥裝備與工藝設計》、《制藥分離工程》、《制藥安全工程》等。
制藥工程專業要求學生掌握化學制藥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化學藥物和中藥生產工藝與工程設計的方法,具有藥物新產品與新工藝研究、開發和設計的初步能力,具有常用分析儀器的使用和維修技能;學習一定的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知識,熟悉藥物管理與營銷知識。
制藥工程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業教師36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學位19人、碩士學位16人,本專業現有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4人。本專業教師近三年承擔各類縱向和橫向科研課題20余項,近三年共獲得各級科研獎勵13項,發表論文(SCI收錄)18篇,獲得授權發明專利20余項。
本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良好,主要在制藥企業從事藥品(西藥、中藥、生物制品)生產、新藥研制、質量控制及生產管理等工作;在藥品流通領域、檢驗和管理部門從事藥品營銷、檢驗、管理等工作;在藥物研究院所從事新藥設計、篩選、新劑型開發等科學研究工作;在藥學教育領域從事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畢業生質量調查總體反映好,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綜合評價好,畢業生在社會上的聲譽好,深受社會的歡迎。歷屆學生的考研率約為30%~40%,考取中國藥科大學、沈陽藥科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研究生的人數逐年增加。
泰山醫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生物技術專業于2002年開始招生,學制4年,畢業授予理學學士學位。2009年建設成校級特色專業,2012年獲批為省級特色專業。
本專業研究領域廣泛,涵蓋從探索生命大分子結構與功能的分子水平研究,到遺傳基因學和宏觀人體生理學等。學生除需要進行專業化學習外,同時開展跨學科領域的課程教育,如:藥理學、生物統計學等,從而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興趣并拓寬就業渠道。主干課程有:《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遺傳學》、《免疫學》、《藥理學》、《基因工程》、《發酵工程》及《細胞工程》等。
生物技術專業主要培養具備生命科學基礎理論知識和生物技術相關實驗技能的應用型人才。要求學生掌握現代生命科學核心課程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洞悉現代生命科學發展趨勢與方向,使學生具備較高的創新思維與科研素養。同時,學生還要接受部分基礎醫學與藥學專業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術方面的訓練,從而達到高質量人才培養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現代化人才培養模式緊跟生命科學前沿。
專業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業教師61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31人;博士36人。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山東省教學名師1人,省級有突出貢獻專家2人,省級或校級學術骨干和學科帶頭人數人。
本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廣泛認可,五年平均就業率達98%以上。畢業生除直接就業外,部分學生還考取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等國內一流高校的生命科學相關專業研究生,碩士研究生錄取率平均達40%左右。
泰山醫學院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招生開始于1999年,2003年設立了醫學檢驗本科(5年制),2011年臨床檢驗診斷學成為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經過近20年的建設,經過全體師生的不懈努力,本專業在師資隊伍、教學條件、教學科研及人才培養等方面成果突出,目前,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已建成為山東省省級特色專業。
一、師資隊伍
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師資隊伍合理而且素質優良,學歷結構、年齡結構和學緣結構不斷得到改善和優化。目前,本專業共有專任教師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講師6人,助教1人,全部具備碩士以上學位。另外還聘任了資深專家2人,擔任我專業的兼職教授。
本專業不斷完善骨干教師的學歷結構,鼓勵年輕教師在安排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不斷提升專業學歷層次,專業教師逐漸博士化。目前有三名骨干教師在職攻讀臨床檢驗診斷學博士學位。
專業負責人江新泉教授具有豐富的教學能力、良好的社會服務能力和較強的社會影響力,F任泰山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山東省微量元素科學研究會分析測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抗癌協會細胞學分會常務委員、山東省醫院健康管理協會精準醫學健康大數據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山東省醫學會檢驗分會委員。
二、教學條件
(一)實驗室:目前,公共衛生學院實驗室為校級實驗示范中心,面積2400平方米,分為機能實驗室、理化實驗室、微生物實驗室、軟件實驗室4個實驗教學平臺。學生實驗室設施齊全,實驗設備精良,除常規使用的教學設備外,還有可供教學使用的大型實驗設備,如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血凝儀、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等先進儀器,能夠充分滿足學生實驗教學的需求。為了實現工作場景與臨床一線崗位的實景及要求的緊密對接,實驗室建立學生實訓室;安裝了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LIS),通過計算機將實驗儀器組成網絡,學生在實驗室就可以實現樣品登錄、實驗數據存取、報告審核、打印分發、實驗數據統計分析等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提高了實驗室的整體管理水平和檢驗質量,實現了實驗室現代化的新飛躍。
(二)實習基地:學院現有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泰安市中心醫院、聊城市人民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八十八醫院等20余所三級甲等醫院作為實踐教學基地;有濟南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泰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10多家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實習基地實力雄厚,能夠保證學生畢業實習的需要。
三、教研與科研
以教學為中心,全面加強內涵建設,狠抓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一直是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堅持并貫徹的方針。積極申報省級、學校教研課題、質量工程建設。近五年來,《醫學檢驗專業》已建成為校級精品課程群、新增8門校級精品課程;《臨床檢驗儀器學》為優秀網絡示范課程。積極承擔各級教改項目:山東省級教改項目7項,校級教改課題多項,獲教育教學成果獎6項。積極參編/主編國家級專業課程教材:教師編寫出版各類教材15部,現在承擔10部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的編寫任務,副主編3部,參編7部 。發表在國家、省級刊物上教學論文15篇。
連續十年舉辦的檢驗技能大賽,重視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已籌備舉辦山東省醫學檢驗本科院校檢驗技能大賽。
加強與各附屬醫院合作,充分利用醫院資源,增加臨床預見習、見習課時,成功舉辦四屆暑期醫學檢驗專業學生預見習活動,增加了感性認識,明確了學習目標,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針對性。 并將預見習活動情況在全國第十九屆醫學檢驗校際會上作經驗介紹,收到全國兄弟院校的好評。
在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本專業一直把科研放在重要地位,堅持以科研教學工作帶動整個專業建設的成長與發展。近五年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省級科研立項3項,各類科研基金總額近100萬元。發表SCI文章2篇,核心期刊文章30篇,獲得學校及省廳級科技成果8項,教育教學成果6項。近5年來,學生共有已有6項國家級,13項泰安市大學生科技創新計劃成功立項。
堅持本科生導師制,以科研帶動教學改革的發展,既有利于教師的科研能力的提升,也提高了學生的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定期召開畢業生、用人單位座談會,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加強教學模式、教學方式方法、教學手段的改革與實踐,改革實驗教學內容,提高學生臨床技能和人才培養質量。
加強對外交流,學習兄弟院校先進教學經驗,與全國50余所開設醫學檢驗技術專業院校保持良好往來。
四、人才培養
本專業主要培養具備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檢驗醫學相關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能從事臨床醫學檢驗工作的基礎扎實、素質良好、實踐能力強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學生可面向各級各類醫院、血液中心、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學科研以及法醫檢驗機構等單位,從事臨床檢驗技術及其相關領域的工作。
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制四年,畢業授予理學學士學位。專業研究領域涵蓋分子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臨床檢驗儀器、臨床檢驗基礎、臨床生物化學檢驗 、食品理化檢驗、臨床輸血檢驗、臨床微生物學檢驗、臨床寄生蟲學檢驗、臨床血液學與檢驗、臨床實驗室管理學、臨床免疫檢驗。
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和職業素質培養課程體系建設結合學科特色,開設有助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的選修課和必修課,加強主干課程,突出專業、人才培養定位與特色,加強醫學檢驗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突出專業課程的實用性、強調針對性、兼顧適應性、體現先進性。在專業課程功能上強調“以勝任職業崗位要求為目標,以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為主線,實行課程設置綜合化、教學內容實施化”,突出實用、實際、實踐、實效,使學校人才培養與醫院用人之間實現“提前培養,同步使用”。
五、學生就業
在學生培養方面,我們深入研究人才市場需求,堅持“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工作理念,高度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及綜合素質的培養。我院檢驗專業本科畢業生素以“基本理論扎實、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在全國擁有較高聲譽,畢業生分布于全國各地,工作在省、市、縣級衛生醫療單位及高等醫學院校等的教學、科研和醫療一線,深受眾多畢業生就業單位的好評,就業單位滿意率100 %,就業專業對口率99%。
醫學檢驗專業學生學風踏實嚴謹,四、六級外語通考通過率 93 %,學生的考研錄取率 33.4 %,在校期間參加全國性大學生競賽并獲獎2項,山東省大學生競賽獲獎3項;學生每年公開發表文章(論文、作品)數 10余 篇。
我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目前基礎扎實,發展前景良好,在本專業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今后必將不斷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