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多數品牌2013年上半年只有一位數增長的財報來看,奢侈品牌不管是去LOGO,還是發展副線品牌走快銷精品路線謀求發展的效果都不好。事實也證明,光大大門楣靠“私生子”是行不通的,還是正兒八經地抓好主線品牌品質,改進在華的銷售態度是正路。
PRADA副線品牌MIUMIU
副線難救市 新財報創新低
隨著8月的到來,眾多奢侈品集團和品牌扎堆發布二季度財報,以往發布財報仿佛是品牌的“show time”,如果沒有兩位數的增長,很難說在中國市場生存的好。然而,中國市場從去年底開始走下坡路,大牌的業績在這段期間經歷了一路凱歌到萎靡不振的歷程。從財報上看,除了普拉達(PRADA)、愛馬仕外(HERMES),路易威登(LV)、古馳(GUCCI)等大多數品牌都沒有達到兩位數的增長,即使是達到了兩位數增長,比起去年還是有所下降,上半年的財報,可以說是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美國金融危機后最差的數字。
看來,無論是“去LOGO”還是發展副線品牌,都沒能扭轉奢侈品銷量的頹勢,“私生子”無法光大門楣,與其這樣搞三搞四的,不如優化主線品牌主線產品品質。
此前,為了證明奢侈大牌并不是都可望不不可及,許多大牌都推出了價格比主牌低,設計上更適合收入中上等的年輕消費者的副牌、副線產品。不過,這樣“貼心”的設計似乎并沒有給大牌們帶來太多的效益。從去年杜嘉班納(Dolce&Gabbana)關掉副線品牌D&G,還有古馳去年的副線銷量就可以看出。
Dolce&Gabbana副線品牌D&G
和其他同類品牌相比,GUCCI近年在中國的動作頻頻。GUCCI在中國起步于包袋,不過也有腕表、珠寶等產品線,但中國人卻并不熟悉。此外,GUCCI還在業務上力推男裝,去年在中國計劃新增10家門店以及在廣州和天津開設折扣店。GUCCI以一種熱切的心情積極開拓中國市場,卻同樣沒能逃過奢侈品寒流的影響,2013上半年的財報收益僅增1.6%。
緣由在哪里?是因為副線產品缺乏有力支撐――似乎很多消費者都有這樣的邏輯,某品牌的某產品叫得最響,所以到這家品牌也只看該產品而不會關心它的副線。如果這個邏輯成立的話,那么很多問題或許就不難解釋了。
副線產品傷害高端客戶情感
副線親民的價格卻有著跟主線一樣的華麗感,很多大牌經典款都能從副牌產品中找到,這些副牌有的會刻意提起和主牌的關系,有的則避主牌不談,設計風格也和主牌完全迥異。有不少年輕時尚的群體表示,因為副牌價格便宜又不缺設計感,不愛主牌大愛副牌。不過,大牌們疏忽了一個問題,奢侈品的主題消費群靠的并不是這些中等收入的年輕群體,價格相對低的副線品牌的出現,再加上品牌的打折促銷策略,一定程度上傷害了主線品牌高端消費者的心――當你在三里屯北區的MiuMiu旗艦店閑逛,猛然發現一件日本浮世繪鮮花圖案的皮草大衣,其原型赫然出自Prada 2013春夏秀場時,究竟應該作何取舍?可見,原先目標顧客人群定位稍有重疊的不同產品線劃分,無疑會導致高端產品線的顧客被定位稍為低端的產品線消化。為了保住主線品牌, Dolce&Gabbana不得不關閉副線D&G產品線的決定也是基于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