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艷后克里奧佩特拉的王冠
埃及艷后克里奧佩特拉的王冠
據說,這是公元前40年,埃及艷后克里奧佩特拉的王冠。盡管一些浮雕和繪畫描述了埃及艷后戴著類似的帽子,但是無法確認她是否戴過這頂王冠。這頂王冠裝飾有埃及人崇敬的動物形象。
埃及艷后,是后人對克里奧佩特拉七世Kleopatra VII的稱呼。在歷史上諸多赫赫有名的女性當中,“埃及艷后”克里奧佩特拉無疑是一位焦點人物。這位埃及絕色美人憑借其智慧與美貌,在凄美的自殺前屢屢施展魅力,不但暫時保全了一個王朝,而且令凱撒大帝和安東尼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心甘情愿地為其效勞賣命。
又是一頂要用鮮血捍衛的權力之冠。如同所有王冠都要沾滿鮮血一樣,這頂王冠沒有給克里奧佩特拉帶來長久的好運氣。如果沒有它,克里奧佩特拉的愛情也許可以滋潤她一生,紅顏也不會早夭。
德托比伯爵夫人紅寶石半月型皇冠
德托比伯爵夫人紅寶石半月型皇冠
俄羅斯圣彼得堡的埃爾米塔日博物館曾展出羅曼洛夫王朝一頂珍貴王冠。王冠的女主人不是別人,正是俄國著名大詩人普希金的孫女索非亞。當絡繹不絕的參觀人群驚嘆于王冠富麗精美的同時,也為一段塵封已久的凄美愛情故事深深打動。
1890年前后,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孫子米哈依爾大公在舞會上結識了年僅22歲的索非亞。她身材高挑,皮膚白皙,出落得楚楚動人,年輕的大公對她一見鐘情,而他的風流倜儻也給索非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兩人不顧門戶偏見,很快就私定終身。為了贏得未婚妻的歡心,米哈依爾大公不惜一擲千金,專門找來俄國著名珠寶世家波林公司的高級工匠設計一頂王冠。
珠寶工匠接受了大公的重托,開始不分晝夜全身心地投入工作。1891年,這頂令人期待已久的純金王冠終于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它呈流暢的半月型,鑲嵌有822顆鉆石和72顆紅寶石,在燈光的映照下璀璨奪目,令人嘆為觀止。最獨特的是,王冠的其中一部分還可以巧妙地拆卸下來,用作胸針和頭簪。
1891年,索非亞在圣雷蒙市與米哈依爾大公攜手踏上了婚姻的殿堂。神圣的教堂音樂悠揚地飄蕩在空中,米哈依爾把流光溢彩的金王冠作為結婚禮物送給他的新嫁娘,兩人深情地對望著,仿佛時間在這一刻驟然凝固。
年輕的索非亞對婚后的生活充滿了美好的憧憬,她深深地為丈夫著迷,對外界一切非議和責難都毫不在乎。然而麻煩從兩人相識的那一天起就纏上了他們。雖然索非亞的母親貴為普希金的小女兒,而父親又是德國王子,但由于母親是非皇族的緣故,她從小就被禁止繼承父親家族的封號。
在當時嚴格的等級觀念下,沙皇亞歷山大三世拒絕承認“平民”索非亞與米哈依爾大公的婚姻,這對新婚夫婦在俄國上流社會處處遭到排擠。天意弄人,可憐的索非亞被迫走上母親當年的道路,和丈夫移居海外,那頂見證著兩人愛情辛酸的王冠也被帶到了英國。
所幸在英國,索非亞受到了維多利亞女王的厚待,被賜予德托比伯爵夫人的封號,其后裔也成為地位顯赫的大貴族,英國現任女王伊利莎白二世的丈夫菲利普親王即是索非亞女婿的侄子。1927年,索非亞在英國逝世,死前留下遺言,希望有朝一日能讓珍貴的王冠重返故國。
葉卡捷琳娜二世大皇冠
葉卡捷琳娜二世大皇冠
大皇冠是由天才宮廷珠寶匠波吉耶在1762年為葉卡捷琳娜二世加冕典禮制作的。值得一提的是,鑲嵌在大皇冠上的世界上最大的尖晶石是從北京購買的。1676年根據阿里赫塞米克亥羅維奇的命令,俄國特使尼古拉斯帕菲爾來訪中國,在北京用2672金盧布購買了這塊尖晶石。
彼得大帝死后37年,先后有6位平庸的君王當政。直到1762年,俄羅斯帝國才迎來另一位在歷史上被稱作“大帝”的君主――葉卡捷琳娜二世。 葉卡捷琳娜原是德意志小國安哈爾特澤伯斯特的公主,原名索菲婭 奧古斯特 弗雷德里克。1745年,她與17歲的皇儲彼得(即位后稱“彼得三世”)成親。 此前,她皈依了東正教,并取教名葉卡捷琳娜。彼得三世即位后不得人心,1762年6月28日清晨,葉卡捷琳娜在她的情人和近衛軍軍官格里高利 奧洛夫的擁護下發動政變,廢黜了彼得三世。9月22日,葉卡捷琳娜二世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圣母大教堂加冕,在加冕儀式上葉卡捷琳娜二世戴上了由天才宮廷珠寶匠波吉耶為她打造的奢華無比的大皇冠。
大皇冠的設計深受古代拜占庭帝國王冠的影響,它由兩個半球組成,分別象征著東西羅馬帝國,中部是一個橡葉狀花環和橡樹果,象征著沙皇帝國的神圣權力。皇冠總重1907克,高27.5厘米,下部周長64厘米,是當時歐洲最貴重的物品。
設計師波吉耶簡直是創造了一個鉆石薈萃的新世界,大皇冠總共鑲嵌了2858克拉重 的4936顆鉆石,上面十幾顆最重要的鉆石分別是從當時歐洲國王的王冠上拆下來的,其中裝飾冠頂的是世界上最大最漂亮的紅天鵝絨色尖晶石,重398.72 克拉,被列為前蘇聯七大歷史名鉆之一。目前這顆尖晶石是俄羅斯“必須保護的七顆寶石”之一。
法拉皇后和她心愛的王冠
法拉皇后和她心愛的王冠
1979年1月16日,統治伊朗長達37年之久的巴列維國王和法拉王后一家人在梅赫拉巴德機場無奈地向人民告別之后起程離開祖國,踏上逃亡之路。現場送行的一些官員、士兵和民眾們發現眼中布滿淚水的王后竟然沒有戴著那頂她最心愛的王冠。
1959年,年僅21歲的法拉與當時還是王儲的雷查 帕拉菲共結連理,成為王儲的第三任妻子。1967年10月27日,伊朗為雷查 帕拉菲舉行了加冕儀式,王儲成為了巴列維國王。而此前已經生下兩位王位繼承人的法拉王后,也獲封為伊朗2000多年來第一任神圣女皇。當國王親自為法拉王后戴上那頂眾人企盼已久的王冠時,全場驚呼了,因為他們看到了一件絕世精品。
還在加冕儀式前,全球的知名珠寶商們已經圍繞王冠展開了激烈的競爭,紛紛獻出自家的珠寶設計圖,期盼能贏得王后的青睞。最后法拉還是選擇了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承繼人皮爾 雅寶的設計。這項設計包含一頂鑲嵌了伊朗皇室珍藏寶石的王冠、一條項鏈、一對耳環,以及其地皇室成員的珠寶。王冠由皮爾 雅寶親自在德黑蘭中央銀行地下室花費了6個月才打造出來,冠重達1600克,上面有1469顆鉆石,36塊純綠寶石,36粒美玉和105串珍珠,王冠前面最大的一顆祖母綠重150克拉。 獲得無限榮耀的法拉王后非常喜愛這頂王冠,只要出現在公眾面前,她都會戴上它。可惜很多事情無法預料,當法拉王后陪同國王踏上流亡之路時,她連自己心愛的后冠都無法帶走,唯一可以帶走的就是沉重的心情和極度的惆悵,這頂王冠在國王一家逃離德黑蘭后,一直躺在國家銀行的地下室里。1983年,新組建的政府由于財政拮據,把王冠賣給了一家英國拍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