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去年的上海電影節開始,陸陸續續地,不斷有記者同行轉業成了電影宣傳,換個身份出現在電影節上,也讓我們這些還一直跑在第一線的“老人”們,感覺有點無所適從。
今年,重慶的一位報社同行也在正式提交了辭呈后,帶著自己宣傳的新項目來到蘭州,與此同時,我們也得知了大連一位同行辭職并將在下個月轉作宣傳的消息。看著那個從前和我們一起打車趕場,抱著電腦寫稿的家伙,突然就變成了站在旁邊監督,拿紙條叫你當提問托兒的“業內人士”,那種感覺真是“熟悉又陌生”。
這次來蘭州參加電影節的平面媒體同行特別少,與電影節本身質素不斷下降有關,當然更多地還是和平面媒體本身的生存狀況有關。在得知又有兩位好朋友要離開他們供職多年的媒體行業后,我也整理了一下手機中的合影發到朋友圈,從去年武漢金雞百花電影節到現在整整一年的時間里,那些熟悉的面孔正在一個一個地“消失”。還在的人中,有人惆悵地評論說:“剛想說怎么有幾張我不在,又覺得,其實真的也不希望做一個永遠都在送別的人。”
聚散有時。離別固然叫人心酸,黃渤老師說:總會有那么一天的,或早或晚而已。正是那句: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所以,我們江湖再見,不難過。(劉嫣)
(責編: Z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