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在30年前,想讓別人看不出你用過粉底,還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而今,坦陳“我的皮膚變得這么好是因為我的護膚粉底”,竟已成了女性之間拉近雙方關系的一種方式。我們不得不承認粉底的演變之快,令人驚嘆,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底妝的百年妝容歷史變遷中,你究竟錯過了哪些秘密吧。
古埃及時代底妝
古埃及時代
最早的粉底產生于古埃及的貴族階層,古埃及貴婦從銅瓶里倒出紅褐色和玉色的礦石粉末,用手指涂染在臉頰上,勾勒出立體的容顏。
唐代底妝(公元618~907年)
唐代(公元618~907年)
據唐書記載,唐明皇每年賞給楊貴妃姐妹的脂粉經費高達百萬銀兩。那時對古老的妝粉有詳細的記載,最原始的制粉方法,是用圓形的粉缽盛以米汁,使其沉淀,制成一種潔白的“粉英”,曬干后即可涂抹面龐。在唐代有以細粟米制成“迎蝶粉”;宋代有以石膏、滑石、蚌粉、臘脂、殼麝及益母草等調和而成的“玉女桃花粉”;明代則有用白色茉莉花提煉而成的“珍珠粉”,清代有以珍珠加工而成的“珠粉”等。
16世紀中期底妝
16世紀中期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面龐成為宮廷舞會上的摩登話題,大家都在悄聲議論,陛下的臉何以變得如此勻白。誰都不知道,事事敢為人先的英國女王已經在使用白鉛(碳酸氫氧化鋁)和白蠟的混合液以營造無瑕容顏。不久之后,這個秘密從王室流傳到民間,跨越了英吉利海峽,成為17世紀法國上流社會女性的身份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