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末期底妝
18世紀末期
日本和韓國的宮廷貴婦用搗碎的米粉打造白色的妝容。它使得亞洲女性的五官更為清淡細巧,猶如農歷新年的白糯米團子。這種粉底制作簡單,均勻感和持久性都不好,就像死白的面具一樣。而且白鉛對皮膚的傷害性也顯露出來,鉛粉沉著使皮膚提前老化,毛孔越變越大,整張臉變得暗啞無光,不敷上一層白粉就沒法見人。
二十世紀初 開始重視妝前護膚
二十世紀初 開始重視妝前護膚
很多人都會忽略妝前保養的重要性,認為涂抹很多層最后還是被一層一層的彩妝、粉給蓋住。其實你一定要樹立起妝前保養的觀念,妝前保養做到位等于為肌膚打通了一個通道,能讓接下來的彩妝更服帖,更逼真。
旁氏粉餅
旁氏粉餅
二十世紀初人手必備的美容產品是什么?您猜對了,就是POND"S冷霜和雪花膏。這兩款產品于1905年面世,經久不衰。它們是祖母梳妝臺上的美麗秘笈,也是Kylie Minogue的護膚幫手。直到1916年,護膚方案還是一個聞所未聞的概念。POND"S提出“每種正常肌膚都需要兩種面霜”的理念,向女性展示了一個分為兩步的簡單護膚方法,引領了風氣之先!20世紀 20 年代,Georgina Curzon 夫人、希臘 Elizabeth 公主和西班牙 Victoria Eugenia 王后等皇室名媛都傾情出演POND"S冷霜廣告。
20世紀60年代
粉底逐步走入平常女性的生活。以前,粉底只供明星和名流使用,人們想要學習用粉底的技巧,要從電影類雜志和明星海報中汲取靈感。因此,當時女性的妝容也不可避免地帶上“舞臺妝”的痕跡。而1981年一份調查結果顯示,紐約女性需要“30秒就可以上勻的粉底”。
NOW
粉底不僅是彩妝的第一步,更成為護膚的最后一步。女性不僅要求粉底有“爐火純青”的遮瑕力,能掩飾皺紋、斑點和粗大毛孔,還對粉底有了更細致的要求:控油、補水、提亮膚色、抗老緊致、美白防曬……粉底,早已不是擺在那里的“另一張臉”,而是融入你笑靨和靈魂的光彩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