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鲅魚學(xué)名叫馬鮫魚。有很多品種,比如中華馬鮫,藍(lán)點馬鮫,斑點馬鮫等等。經(jīng)常去菜市場買菜的我,就知道它就分兩種,一種個頭大點的,一種小點兒的。另外分冰鮮的和冷凍的。大的一般是冰鮮的,比較貴,15左右一斤,一條兩斤左右。腥味小,肉質(zhì)細(xì)膩,肉的顏色比較白,更好吃。小個的,一條6、7兩,比較便宜6、7塊一斤,肉質(zhì)稍稍粗糙些,肉的顏色發(fā)紅。
鲅魚的刺少且整齊,非常適合剔出肉來做餡。由于魚肉比較瘦,需要配點五花肉,增加油潤的口感,另外需打入大量的水份,這樣做出的口感才會鮮嫩。鲅魚餃子是海邊城市的特色菜,家里也都經(jīng)常做,不管是自己吃還是待客都不遜其他的海鮮的。
很多人說小的冷凍鲅魚比較腥,我買了一次試了,覺得還可以,因為去掉魚頭、魚骨和魚皮再加上調(diào)味得當(dāng),基本沒有腥味。當(dāng)然,還是大的冰鮮鲅魚更好吃,肉質(zhì)更鮮美,誰讓一分錢一分貨呢。圖片上的是大鲅魚哈。
關(guān)于去除腥味,有幾點,首先好的魚肯定腥味小,另外加入料酒,或者少量的花椒水也可以去腥(不要加多了花椒水會掩蓋魚的鮮味)。另外用蔥姜水代替水打入到餡中能使餡的口感更輕柔。
關(guān)于打入的水分,我覺得1斤魚肉能打進去7、8兩的水分就行了,當(dāng)然有朋友跟我說很多飯館,廚子能打進去2斤水分,不過打進去那么多的水分會不會魚肉味就不濃了。還有一點也很重要,我拍照時用的抽子打餡,之前也用過廚師機和電動的打蛋器,但最后一次我是用手打的餡,感覺更好吃。因為金屬摩擦也能影響魚肉的味道的。建議大家用手打,水分少量多次加入,跟做點心一樣。
鲅魚餡餃子
材料:
A. 餃子皮:面粉400克、鹽2克、水210克。
B. 鲅魚凈魚肉400克(大約2斤鲅魚),肥肉餡120克,韭菜100克。
C.花椒15粒,熱水60克;蔥半棵,姜一小塊,水250克;白胡椒粉2克,鹽4-5,生抽20,黃酒20克,蛋清1個,香油20ml。
做法:
1. 將餃子皮的材料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團,蓋濕毛巾放入密封的地方餳半小時。
2. 買來的鲅魚去除內(nèi)臟和頭尾,清洗干凈,控干水分。
3. 韭菜摘洗干凈,控干水分備用。
4. 花椒沖洗一下跟熱水混合,放涼成花椒水備用。蔥洗凈切成段,姜洗凈拍破,放在容器中,加入水混合成蔥姜水備用。
5.將鲅魚放置在菜板上,用刀將魚中間的骨頭和肉分離開,將主刺骨剔除,然后用鑷子將魚肉中的小刺拔干凈。最后用勺子將魚肉一層一層慢慢刮下來,放在大一點的容器中。
6.全部的魚肉刮下來后,依次加入白胡椒粉、生抽、黃酒和鹽,然后將泡好的蔥姜水加入其中,每次加大約兩三勺,每加入一點都不斷的攪打至魚肉上勁,讓蔥姜水完全被魚肉吸收。每斤魚肉最多可吸收蔥姜水200-500克左右,看喜好程度和攪打的程度來決定。加完蔥姜水后,加入花椒水,也是分次加入,每次加完就攪打均勻至魚肉緊致。
7.最后加入蛋清,攪拌均勻,再加入香油也攪拌均勻,攪拌的好的肉餡比較軟,但是很有彈性,如果沒有彈性,說明攪拌的不夠,要再用力些。(或者用廚師機、電動打蛋器或是家用食品加工機操作,更為省事)。
8. 面團餳好后,分割成三五小塊,拿出一塊分劑子,搟皮,剩下的仍密封餳制。
9. 將韭菜切末,加入魚肉中,不要全部攪拌。每包幾個,就攪拌一點韭菜,以防止韭菜出水。
10.鍋中倒入多7成滿水,大火燒開,水沸后放入餃子,馬上用勺子攪拌防止粘底。然后蓋上鍋蓋,再次煮沸后到點兒涼水,再開蓋小火煮2分鐘。
(出自:他鄉(xiāng)遇故知的博客 作者:他鄉(xiāng)遇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