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身體不好,所以這幾個月來,我家每天都會煲湯從不間斷,魚湯和骨頭湯最常見,一周至少3、4次魚湯,隔天換一種食材,其實這道魚頭湯也是經常煮的,買一條魚,魚頭用來給婆婆燉湯,魚身切塊煎了紅燒或者直接整條魚身紅燒或做糖醋味的,一家人都可以照顧到,吃的暖胃又暖心。套用一本書名《無非求碗熱湯喝》,不就是我們所期盼所需要的那份溫暖。
有網友問怎么沒聽說過太白魚頭這個品種,解釋一下,其實“太白魚頭”與一個傳說有關。
相傳唐代大詩人李白來歙拜訪隱士許宣平,卻相遇不相識。不覺已是傍晚,腹感饑餓,見河邊有一酒肆,便步入其間。但廚中菜已用盡,只剩一個魚頭和兩塊豆腐,酒家只得將豆腐與魚頭一起放入鍋內煮,還加了些青菜,菜上桌后,李白一見,兩個菜色澤鮮艷,特別是魚頭燉豆腐只見鍋內湯汁濃白,香氣四溢。李白嘗了一口,鮮美異常,十分滿意,灑墨成詩:“天臺國清寺,天下稱四絕。我來興唐游,與中更無別。卉木劃斷云,高峰頂參雪。檻外一條溪,幾回流碎月”。一首傳誦千年的佳篇就這樣留下來了。也因此有了這道菜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