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山東省青島市工商局獲悉,從1月起至3月底,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百日整治行動”,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食品等違法行為,著力構筑食品安全長效工作機制,全力維護和保障食品消費安全,努力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市場環境。
強化專項整治力度。一是突出重點食品整治。主要是農產品、水產品、肉制品、酒類、糕點、糖果、調味品、速凍食品、兒童食品、乳制品、民俗特產食品、現場制售食品等與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密切相關的節日重點消費食品。二是突出重點區域整治。主要是鄉鎮駐地、城鄉結合部、城中村、偏僻村莊、旅游景區、高速公路服務區、交通樞紐等重點區域,商場、超市、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廟會等食品經營重點場所。三是突出重點行為整治。重點檢查食品經營主體是否存在無證、無照經營和超范圍經營食品行為。嚴厲打擊銷售過期變質、假冒偽劣等不合格食品和違規冒用亂用品牌標識、擾亂食品市場秩序等行為。四是突出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根據市食安辦部署,全面開展流通環節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大排查”,對排查出的風險隱患逐一建立檔案,督促隱患所在單位在規定時間內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排除隱患,確保食品質量安全。
強化市場監管力度。一是嚴格倉儲行為監管。對大型商場、批發企業、連鎖經營企業倉儲物流場所進行全面檢查,落實食品倉儲場所備案登記制、轄區負責制、日常巡查制等監管措施。重點打擊篡改生產日期和銷售過期食品等違法行為。二是嚴格“五制”制度落實。結合“兩節”期間農產品、水產品集中消費的區域特點,以落實“主體準入、來源溯源、質量抽檢、網格巡查、自律承諾”水產品五項監管制度為抓手,嚴格市場監管制度落實和秩序整頓。要求經營者必須認真填寫《產地證明單》,顯著位置公示《銷售憑證》,啟動“市場主辦單位每日督促檢查到戶、工商所網格巡查每日到場”的節日市場監管模式,確保農產品、水產品來源合法、溯源有效。三是嚴格三大批發市場日常巡查。以撫順路、城陽、華中三大批發市場為重點,深化節日期間工商所駐場監管工作。每天保證兩名工商執法人員對三大批發市場駐場監管,巡查來源溯源落實,巡查上市農產品質量,巡查市場交易秩序,落實痕跡化管理,認真填寫巡查記錄,密切關注市場動向,確保重大緊急情況及時發現、處置和上報。嚴厲打擊坑害消費者違法行為,密切監控水產品銷售中摻雜使假、以次充好、短秤少兩、違規使用添加劑等行為,一經發現,堅決查處。
強化食品檢測力度。一是進一步提高抽檢的時效性。集中開展1000批次節日食品專項抽檢,突出大型商場超市、農產品水產品市場、集貿市場和現場制售食品相對集中的場所,突出重點節日食品和問題多發食品。二是進一步規范抽檢工作流程。嚴格落實流通環節食品抽檢工作規程,尤其是在采樣、封樣、檢測、送達等環節要做到規范、縝密、科學,確保檢測結果客觀公正。三是進一步從嚴懲處經銷不合格食品行為。強化抽檢不合格食品案件的跟蹤督辦和統一掌控,對抽檢結果不合格的食品,一律下架退市,立案查辦,從嚴懲處,并抄報相關部門,從生產、流通到餐飲全鏈條清查,及時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強化消費維權力度。一是充分發揮經營者食品消費糾紛調解作用。各大中型商場、超市、批發市場和集貿市場要加大食品消費投訴調處工作力度,建立投訴臺,安排專人負責,認真接待和處理消費糾紛,如實記錄消費投訴臺賬。二是充分發揮12315申訴舉報中心消費維權處置機制作用。啟動12315節日期間應急響應機制,嚴格落實值班制度,對食品消費投訴做到及時受理、快速分流、跟蹤督辦、按時反饋。及時妥善處置食品消費糾紛,堅決杜絕因投訴渠道不暢通、工作態度粗暴、辦事效能低下、投訴處置不力等導致效能投訴事件發生。三是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百日整治”期間,市局將定期通報各分(市)局投訴解決時限、消費者滿意程度等情況,對各大中型商超、集貿市場消費投訴處置工作進行公開通報和點評,并組織新聞媒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消費者代表對流通環節節日食品安全工作進行督導檢查。
強化企業自律力度。一是狠抓經營規范。組織開展青島市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星級創標”活動,對全市主要商場和市場,按照以食品安全為核心的12項評定項目標準,以ABCD分類評定五星、四星、三星和三星以下商場和市場,以此提升全市食品流通企業食品安全規范化、標準化整體水平。二是狠抓自律制度規范。嚴格落實各項企業自律制度,按照食品安全“三統一”標準,監督食品經營者建立健全從進貨、倉儲、銷售到退市各個環節的內部產品質量管理體系,嚴格落實進貨查驗、索證索票、不合格食品退市以及市場開辦者責任等自律制度,加強對農村集貿市場熟食攤販證明登記制度的督查落實。三是狠抓重點食品規范。突出對現場制售食品的監管,組織召開全市流通環節現場制售食品視頻公示監控系統現場觀摩會,強化食品經營者自律,提高現場制售食品規范化水平,保障現場制售食品安全。突出散裝食品和速凍食品監管,針對消費旺季的特點,嚴格督促食品經營者落實散裝食品銷售規范要求和國家速凍食品銷售標準,嚴格執行“三懸掛、二公開、一標簽”食品安全自律監管公示制度,以加強社會監督促進企業自律。
強化行政指導力度。一是加強食品安全行政約談。“兩節”期間,各分(市)局要對轄區內主要商場、超市、批發市場和集貿市場進行針對性約談,通報“百日整治行動”工作部署,明確企業責任和要求。在行動期間,凡食品質量抽檢不合格的、媒體曝光的、消費投訴集中的、領導批示的食品經營企業,要單獨進行約談,指明存在問題和整改要求,限期完成整改。二是加強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市局將組織對大型重點商貿流通企業開展食品經營風險評估,由市局主要負責人約談企業主要負責人,通報食品質量抽檢情況,點評存在問題,提出整改意見,落實整改措施,進一步強化企業食品安全第一責任。
強化輿論宣傳力度。一是進一步提高整治行動影響力。市局將召開新聞通報會,向社會公布“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百日整治行動”工作舉措。行動推進期間,召開階段性媒體通報會,及時通報百日整治行動工作進展、成效和典型經驗,集中發布一批流通環節食品違法典型案例,曝光一批不良經營行為。二是進一步提高食品安全參與度。各分(市)局要以“兩節”、“兩會”為契機,動員各方社會力量參與食品安全工作,有針對性的開展食品安全普法教育和科普宣傳,提高公眾自我保護、自我防范和消費維權的意識和能力,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增強食品安全信心,營造群防群控的良好社會氛圍。三是進一步提高媒體輿情敏銳度,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食品安全輿情,對媒體報道的食品安全事件快速反應、主動作為,及時發現和妥善處置傾向性、苗頭性的問題,做到防患于未然,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