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朱朝金 宋美茹)醫技檢查科室強大,醫院發展才有根基,一線臨床專家診病治療才有底氣。在醫療之本上下功夫,已成為市立醫院發展史上的一大亮點
作為醫院,一線臨床科室是主要科室,醫技檢查等相關科室看似一線臨床科室的輔助科室,醫技科室其實同樣是整個醫院的醫療之本。 醫技檢查科室強大,醫院發展才有根基,一線臨床科室診病治療才能有客觀依據、才有底氣。
市立醫院磁共振室磁鐵般吸引記者的是這里血管造影和斑塊分析等領先全省的一連串先進技術。這讓我們不得不從當初計劃寫該科的領軍人物徐夏蔭本人,改變成寫她和她的整個團隊
“趙院長特別關注和支持鼓勵開展新業務的人。一把手是業務型的,院里就特別向我們傾斜,開展新技術新業務成績出來了, 工作上去了,病人認同了,大家的干勁更足了!”磁共振科任、主任醫師徐夏蔭說起院長們向一線業務人員傾斜、全科人員爭先恐后干業務的情況來,心情激動,滔滔不絕。
院領導越是把醫技檢驗科室當作醫療之本給予重視和支持,其發展建設也就越快。去年5月,隨著全國第四臺德國西門子3.0T 磁共振在市立醫院投入運營,為了在業務技術上再攀新高峰,徐夏蔭聘請北京301、清華大學附屬醫院、協和醫院、阜外醫院、天津腫瘤醫院、廣州中山大學乃至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影像中心的世界級專家學者來菏澤市立醫院進行交流、講課、業務指導。僅是去年以來,他們就請名師進院舉行高端學術活動4次。正如徐夏蔭所說,他們的磁共振團隊一旦登上技術的高鐵,一項項新業務、新領域、新項目,就應運而生。
2014年8月6日,他們在全省率先開展了血管造影和斑塊分析。 這天,63歲男性患者,頭暈、惡心、嘔吐,站立不穩。臨床專家懷疑是腦缺血所致,建議其行磁共振檢查,他們即對患者進行腦血管造影檢查,發現頸動脈分岔處嚴重堵塞,并有不穩定斑塊。他們即在全省率先注射藥物進行斑塊分析,使得假陽性和假陰性誤診誤判率降低再降低。副院長、神經外科主任醫師張全忠結合磁共振的精確診斷,判斷患者腦梗塞正在形成之中!及時對其用藥并放了支架。病人轉危為安,直呼市立醫院專家診斷檢查治療又準又快又好,病人在這里治病放心。再如記者找徐夏蔭主任采訪的9月7日,她正帶領其團隊為市直一位老干部作血管造影和斑塊分析檢查。該患者說正在家中沙發上休息!突然后背劇烈疼痛,動彈不得,救護車先
將其就近送到一家醫院,因病情嚴重,病因不明,隨又轉至市立醫院。專家判斷是心血管上出了問題,徐夏蔭帶領團隊為其行磁共振血管強化造影檢查,并做了主動脈造影掃描,果真清楚地發現從心臟出來的大血管上有破口及主動脈夾層。該病癥相當兇險,隨又建議該患者去北京阜外心血管醫院做手術。目前頸動脈斑塊穩定性的評估已成為國際影像學研究的熱點之一,業界專家學者普遍認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與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關系密切。磁共振室又在全省率先開展了高分辨率磁共振在頸動脈斑塊分析中的應用,由于磁共振具有較高的軟組織分辨率,對斑塊內成分的顯示敏感,對不穩定性斑塊的正確診斷率明顯高于其他檢查, 再加上磁共振無輻射以及低于其他檢查的過敏率,因此受到臨床醫生和病人的廣泛好評,為患者疾病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及良好的預后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我市是肝癌高發區,肝癌是一種病情嚴重且進展很快的惡性腫瘤!死亡率僅次于胃癌和肺癌,成為第三大惡性腫瘤。肝硬化肝癌的發展是逐步進展的,從低級的不典型增生到高級的不典型增生,有微小肝癌灶的不典型增生再到小肝癌、典型肝癌。小肝癌如果能及早地發現、及早進行手術或介入治療,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質量會有極大提高,是延長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存質量的關鍵。但是目前很多肝癌篩查手段其敏感性又較差。對此,磁共振室徐夏蔭主任針對這一課題集中力量攻關。根據小肝癌的發病機理。再次在全省率先開展了磁共振小肝癌的早期特異性診斷檢查,為小肝癌的早期診斷做出了積極貢獻,使市立醫院磁共振對
小肝癌的早期診斷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僅是從去年5月到今年8月,就使近百名肝癌病人的病情在萌發階段就得以發現,及早治療,大大提高了此類病人的診斷治療效果。省影像研究所的專家,看了菏澤市立醫院的磁共振診斷,贊美他們為“推不翻”的診斷。該科不僅做到診斷精確,而且更感人的是他們又力求設備技術大提升,其檢查費用本應提高而他們堅持不提價,仍執行全省同級別醫院較低的收費價位,有的檢查項目甚至低于二級醫院的價格。
患者心里有桿秤,幾年前,這里每天的磁共振檢查有二三十人,四五十個部位,可如今,這里16名醫護人員,時常連中午晚上都要加班加點,一個部位平均要檢查三十分鐘左右,兩臺磁共振機最多時一天要查120多個部位。為了讓患者縮短待查時間,他們還對門診病人爭取當天檢查當天取結果,為的讓他們當日診病,當日返回;而讓正常住院病人在晚上檢查。總之,他們總是千方百計讓更多的病人充分享受到他們在全省率先或較早開展的磁共振強化血管造影斑塊分析以及早期小肝癌篩查等等。記者在磁共振室無論是和科主任徐夏蔭交談,或是和科副主任劉俊華,醫師馬洪舟、王照閣,護士長王新菊,技師王超等座談,發現這里人人都是對業務傾心傾情,不由得對這支團隊的領軍人物徐夏蔭發出由衷地感嘆:業如其人,事如其愿,名如其意,徐夏蔭對病人似若酷暑盛夏,以一片綠蔭相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