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朱朝金 張亞東)談到市立醫院名醫名科,多了!神經外、消化內、血液、風濕、肝膽、胃腸、心內、胸外、婦產、腫瘤等不勝枚舉,許多學科在省內都叫響。再說名醫,更是無法一一列舉!
“讓躺在床上、坐在輪椅上的病人,經人工髖關節、膝關節手術乃至四級關節鏡診治后能重新站起來走路#就是我最大的心愿!”陳永志說。
“我也有外出看病的經歷,也當過病人家屬,深知求醫看病的艱難。病人那種渴望、期盼、擔憂、焦慮、急躁、無奈,我感同身受。為他們快治病治好病!是我一生的最大追求。”菏澤市骨關節學會會長、市醫學會骨科分會秘書長、市立醫院關節外科主任陳永志直抒胸意。
經近幾年統計,陳永志是市立醫院專家中!拒收紅包#獲得感謝信較多的專家之一。在偌大的患者群中,關節出問題的以老年人居多,需要人工髖、膝關節等置換手術的患者多。老年人大都多病齊發,身體衰弱,手術難度大,風險高,敢不敢承擔風險,有沒有較大的把握為患者做好關節手術,這是考驗一個醫生醫德醫術的重中之重。每每遇到這種情況,陳永志既不蠻干,更不躲避,總是要想盡千方百計求得各相關科室大力配合,下決心攻關,讓患者重新站起來走路!
記者采訪時,有位82歲老太太,4個月前因心臟病放支架,在服用阿司匹林、波立維等防止凝血的藥物,可此時這位老人因不慎摔倒,造成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被徹底擊垮,癱倒在床,兩病相加,其生存質量可想而知。兒女們救母心切,懇求陳永志為病人做置換手術。可要手術必須把阿司匹林、波立維兩種藥停掉。可這樣,老人又有可能血流不暢,發生二次心梗出現生命危險。看著病人兒女們渴求為母親做置換手術的目光。陳永志更想立馬手術,讓老人站起來行走。一些同事勸陳永志不能憑感情行事,這老人手術風險太大,可他怎么也不忍放棄。又找來相關科室的專家反復研究商量,一些醫生也感到沒有好辦法,說在排隊等待陳永志做手術的人很多,又不缺這個病號,這個風險還是不冒為好,給他們解釋一下讓其拉走吧!可陳永志仍不同意,于是就帶著病人家屬找心內科、麻醉科主任進一步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后征得病人家屬的同意后!大膽停用阿司匹林、波立維,改用低分子肝素鈣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替代,5天后實施了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術后3天病人開始在助行器的幫助下行走,疼痛緩解,病人及家屬感激得不知說什么是好。送其購物卡,被他婉言謝絕。
像這樣在許多人看來已無法手術的病例,陳永志都敢做,都能成功,找他手術的人也就多了。手術室的醫護人員經常同時給他安排兩個手術臺,兩個病人之間他來回跑。由于他術前術中術后等項工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條,又因人因病制宜,陳永志的手術成功率一直是很高的。
陳永志說,自趙利華院長走進市立醫院,將骨外科分成三個病區。自己主打關節外科之后,業務上一路突破。2014年順利通過山東省衛計委關于人工髖膝關節置換及四級關節鏡診治技術資質的申請審核,成為全市唯一具備開展關節手術資質的醫院。僅是這一年,陳永志就帶領他的團隊完成了人工關節置換手術218例,關節鏡手術334例。今年上半年手術量又進一步提升。一舉完成人工關節置換194例,且無一例感染,無一例出現并發癥,引起全省業界同仁廣泛關注。
然而,陳永志并沒有滿足現狀,為了繼續攀登新的高峰,多開展、快開展新技術新項目,他只要聽說國內外有新技術新項目,便會立即給院長請假,就是三更三點也要星夜啟程,簡直就像一團火。陳永志干事簡直就像他他的名字一樣,多做手術,快做手術,做好手術,是他永遠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