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被稱為“寫手”,他們自嘲寫作為“碼字”,還有人稱他們為“吸金土豪”、“碼字宅男”,他們便是活躍于網絡文壇的作家或寫手。無論是傳統文學還是網絡文學,未來的出路只有一個,就是出好作品,這已經成為菏澤不少網絡作家的共識。
網絡作家還是“碼字宅男”
他們被稱為“寫手”,他們自嘲寫作為“碼字”,還有人稱他們為 “吸金土豪”、“碼字宅男”,他們便是活躍于網絡文壇的作家或寫手。
1998年,一部《第一次的親密接觸》橫空出世,網絡文學逐漸進入人們的閱讀視野。而在“青狐妖”看來,菏澤網絡文學起步并不晚,張大年、減肥專家等編輯作者均有十年以上的從業經歷,而且至今活躍在網絡文學圈之中。從我市網絡作家群體來看,他們普遍具有年輕、高學歷、思維活躍、精力過人等特點。據菏澤市作協副主席蔡高選介紹,我市網絡作家年齡最大的30歲出頭,年齡小的還不到20歲,他們普遍擁有本科以上學歷,有些作家還畢業于國內知名高校。年輕、精力豐富,這些網絡作家在寫作數量上達到了“驚人”的程度,他們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創作出多部作品。像“青狐妖”保持平均每日更新萬字、51個月里總創作量超過1600萬字的速度,令人咋舌,這在傳統作家看來幾乎是不可思議的。
正如一枚硬幣總有正反兩面,網絡作家的這種“令人咋舌”的高創作量,在獲得一些讀者點贊的同時,也受到了“碼字宅男”的評價。在受關注度越來越高的同時,對網絡文學的各種質疑之聲也接踵而來,主要是因為不少作品中存在重技巧輕內容、格調不高、文字注水、同質化嚴重等短板。而不少網絡作家在夜以繼日的“碼字”過程中,不少年輕人獲得了不錯的物質收益。據去年大陸“網絡作家富豪榜”顯示,20位上榜的網絡作家版稅總和近1.6億元,收入相當可觀。網絡作家的造富能力成為媒體和大眾津津樂道的話題。有人給他們冠以“吸金土豪”的稱號。采訪中,記者也試圖詢問菏澤網絡作家的“吸金”情況,但他們或笑而不答或婉拒。
而在 “青狐妖”、“食堂包子”、“英年早肥”、“減肥專家”“掠痕”等人看來,吸金土豪、碼字宅男,在一定程度上,是媒體和大眾對網絡寫手的誤讀。“網絡小說創作看似無門檻,但事實上門檻在里面,有人說有雙手就能打字,有臺電腦就能創作網絡小說,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青狐妖”分析說,“這正如穿上泳衣能游泳不代表你能成為專業運動員,買雙跑鞋就能跑步不代表你能拿到奧運會金牌。”在他們看來,不停研究、孜孜探索幾乎是每個“真正”網絡作者的必經過程。“青狐妖”說,這里所謂的“真正”,指的是想把網絡文學作為一項事業、而且確實能夠做到的這一批。就目前來看,能夠走到這一步的網絡作者終究還是少數。
菏澤網絡“大神”名列前三
“咱們菏澤‘大神’的數量和質量,在山東省17市中位列前三問題不大。”“英年早肥”自豪地說,他隨后掰著指頭給記者數落起各個城市的網絡“大神”。他的說法得到 “青狐妖”的贊同:“我市網絡文學的總體創作水平,無論質量和數量,均處在一個上升勢頭。”
菏澤網絡文學起步并不晚,但真正登堂入室卻有點遲緩,多年來網絡作家基本上游離于作協體系之外。如今我市作協加強了重視程度和支持力度,“青狐妖”和“減肥專家”也于10月16日的市作協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市作協理事。網絡作家被納入作協體系,躋身主流文學界,這不僅意味著曾經的網絡寫手向網絡作家身份的轉變,還意味著菏澤本土文學對網絡文化與網絡作家的肯定。雖然數量不算龐大,但是憑借菏澤人特有的勤奮、聰慧和這片土壤上深厚的文化底蘊,菏澤網絡作家們依靠 “碼字”在網絡上獲得了成功,但同時也承受著網絡快速更新、優勝劣汰的巨大壓力。如何面對靈感和體力的雙重透支,在迎合市場和堅持自我中尋找平衡都是現在需要思考的問題。在采訪中,菏澤市作協副主席蔡高選曾委婉地向菏澤網絡作家提出“提高藝術水準”的建議。市作協秘書長李志國也提出過類似的建議。
無論是傳統文學還是網絡文學,未來的出路只有一個,就是出好作品,這已經成為菏澤不少網絡作家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