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校——菏澤一中(老校區)升級改造工程一直備受矚目,但由于某些原因,施工被推延。5月3日,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走進該校采訪,發現相關各方正在抓緊施工,4棟教學樓、“校標”鐘樓等已完工,2棟宿舍樓也已封頂,不久將完工。暑假過后,該校區擬重新啟用,將能容納約3000名新生。
建筑頗具民國時期風格,歷史厚重感更強
5月3日9時許,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來到了位于市八一路北側的菏澤一中(老校區),發現該校升級改造工程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經過改造,整個校園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有些建筑頗具民國時期的風格,讓人倍感該校歷史的厚重。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看到,幾棟老教學樓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嶄新的教學樓;在辦公樓北側,一座風格迥異的鐘樓拔地而起;老宿舍樓也不見了蹤影,工作人員正在該校北擴的土地上新建宿舍樓。
走進一棟教學樓,記者注意到,不同于我市其他學校,窗戶等內部設計也頗有講究;再走進一間教室,記者發現,里面還未放置桌、凳,墻邊安裝著一組組暖氣片。可以預見,待寒冬來臨,師生們就可以在溫暖如春的環境中上課了。
走訪中,記者還發現,幾位工作人員已在校園的地面上施劃了幾條白色標線,并開始破除地面。據介紹,他們將沿這些白線敷設暖氣、天然氣等各種管道設施。
復建校標建筑鐘樓,將作為校史展館
走訪中,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遇見了正在巡查、調度工作的菏澤一中(老校區)提升改造項目相關負責人。據她介紹,較早前,該校便啟動了提升改造工程。該工程指揮部堅持日、周、月工作調度制度,希望早日完工,但由于某些原因,施工被耽誤了不少時間。目前,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相關各方正在抓緊時間施工。
該負責人告訴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這次提升改造,校區整體往北擴了約10畝。原先的辦公樓、圖書館、實驗樓、餐廳等建筑沒有拆除,外部已裝飾完畢,內部裝飾正在進行;拆除了4棟老教學樓,新建了4棟新教學樓;兩棟新宿舍樓已封頂,正在進行砌墻、內裝、外裝等工程;在校中軸線位置,復建了一座鐘樓。
談到鐘樓,該負責人介紹,該校于1933年建設了一座鐘樓,1934年啟用,但在1985年被拆除。那些年,鐘樓已成為該校的標志性建筑,悠揚的鐘聲,催人奮進,給歷屆校友以及老城區居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她表示,下一步,該校計劃把鐘樓作為校史展館和青少年教育基地對外開放。
該負責人表示,田徑場、籃球場等設施還要進行提升改造。根據計劃,今年暑假過后,菏澤一中(老校區)將重新投入使用,可容納高中生約3000人,全部為高一新生。
校史文物資料仍在征集,校友或教職工可捐贈
去年底,菏澤一中發布了 《征集校史文物資料啟事》。采訪中,該負責人介紹,該校已成功征集到了不少校史文物資料。目前,征集仍在進行中,曾在菏澤一中各個歷史階段學習、工作過的校友及其親屬,關心支持菏澤一中的各界人士,將自己收藏的與菏澤一中歷史有關的實物、圖片、史料等,捐贈給校史館,以供陳列,砥礪后人。
根據 《菏澤一中征集校史文物資料啟事》,征集范圍為:菏澤一中各個歷史時期,在教育、教學、管理、黨團建設、社團活動、校園文化、基本設施以及革命斗爭、各種重大事件、重要活動中形成的有紀念意義、保存、研究、展覽價值的文字材料、圖表、照片、音像等文物或實物;菏澤一中各個歷史時期,做出過突出成績和貢獻的校領導、教職工、校友及其他知名人士的著作、手稿、筆記、書信、題詞以及獎狀、獎品、證書、證章、聘書、任命書、委任狀和有紀念意義的生活用品等;其他有保存和展覽價值的文物或實物。
如有相關問題,可撥打電話0530-5296008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