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菏澤6月25日訊(記者 張鵬)6月23日晚上,距離菏澤學院畢業生離校還有1天的時間,一名畢業生用“個人演唱會”這種特殊的方式表達了對學校的感恩之情,他就是菏澤學院2017屆本科畢業生張玉震,一個地道的理工男,為母校送上的特殊的畢業禮物。
從開始策劃到演出僅用20天,每天休息僅五個小時
“這其實是一個夢想,完成一個從小就有的夢想,更希望能夠通過這場演唱會,向我大學里遇到的老師和同學表達一份感激之情。”6月2日,張玉震在跟朋友聊天的時候,突然萌生了要辦一個個人演唱會的想法,在同領導、老師溝通后,都非常支持他的想法,于是,張玉震便開始了緊張的籌備。
張玉震說,籌備一個演唱會真的不簡單,“就拿拍攝其中的一個微電影來說,就花費了一周的時間,不同的場景、不同的服裝,還要有鏡頭的銜接,學弟王鵬為這個微電影付出了特別大的心血。”除了要拍攝視頻,張玉震還需要練歌、練舞蹈、練朗誦,除了每天五個小時的休息時間,他幾乎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籌備演唱會上。
大眾網記者了解到,張玉震的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當他們得知兒子要辦個人演唱會的時候,其實并不理解其中的意義,在張玉震與他們溝通幾次后,才答應來菏澤,觀看張玉震的演出。“其實,最感動的還是父母答應來菏澤,在我大學最后的時光,來陪我度過。”張玉震說。
從夢想到舞臺,一步一個腳印做好每一個細節
對于人生,張玉震在內心深處總有自己的想法和規劃,只是高考的一時失利,讓他失去了對人生的把控。當2012年夏末,他從淄博市來到菏澤的時候,心里的落差讓他有些不知所措。不過,很快,他給自己定下了目標。
軍訓的時候,一個同學偶然跟他說,嗓音不錯,可以嘗試做主持人。這句話點燃了張玉震內心的“小宇宙”。由于出色的表現,他被菏澤學院廣播臺順利錄用,第二年便被推薦參加全校的主持人大賽,最終在10個參賽選手里面得第四名,拿了最具人氣獎。
從此以后,他便頻繁的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現在舞臺上,并被推薦到學校擔任聆聽世界文化講壇的主持人。主持生涯讓他接觸到越來越多“校園文藝圈”的事情,他開始嘗試跳舞唱歌,初次嘗試,竟是感受到對節奏感的把控力。
2013年的春季運動會,菏澤學院藥科系將運動會開幕式演出的工作教給了張玉震,要求排練一個舞蹈,他硬著頭皮,對著網上的視頻一點一點學習,一點一點琢磨,學會了再教給隊友,連續用了兩個月時間,終于成型,而且好評如潮。“從夢想,到真實地站在舞臺上,最大的感觸就是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張玉震說。
假期都在打工中度過,一路走來感恩母校和同學
在校園里,總是一身清爽的打扮,加上陽光帥氣的面龐,很難讓人想到,他一路走來,都是靠自己打工來維持日常的開銷。“父母年齡大了,而且身體不好,家庭條件并不富裕,我不想讓父母更累。”這也是張玉震從初中開始就開始打工的真實想法。
從初中三年級開始,每年寒暑假他都會去打工,寒假在超市做促銷已經成了八年來固定不變的工作,暑假則會去飯店做服務員。進入大學以后,周末家教,平日送外賣,宿舍里睡得最晚的一個總是他。“很少打電話跟父母要錢,都是父母問我的時候,才會告訴他們。”家境的不好,讓張玉震比其他孩子懂事得多,每個月只有500塊錢的生活費。
張玉震的母親今年61歲了,在家附近找了一份洗盤子的工作,只要一回家,張玉震肯定會到飯店幫母親刷盤子。其實,這份工作是他暑假打工時候的一份工作,母親覺得丟掉可惜,就接了過來,每月能拿到1200塊錢的工資。張玉震說:“媽媽的這份工作一干就是五年,支撐她的是她的兒子,所以有時候心里很愧疚。”
“我在菏澤學院度過了人生中最絢麗的五年,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成長成熟,感謝這里的老師,感謝我的同學,更感謝學校為我提供的平臺和機會,我想這或許也是每一名畢業生的心聲。”張玉震對大眾網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