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牡丹辦事處菊香社區的40萬盆菊花喜獲豐收,姹紫嫣紅的菊花不僅暢銷上海、揚州、長沙等多地,每盆菊花的價格還比去年漲了一元左右,令花農們喜笑顏開。
今年71歲的老花農李洪聚已經營菊花30多年了,據他介紹,自國慶節開始,菊花銷售就進入了旺季,外地的訂單應接不暇。“這不,運送菊花的車都排成了長隊。而且,今年的菊花價格普遍比去年高些,盆均漲了一元錢,皇冠等較為名貴的品種,每盆漲了1.5元左右。”李洪聚如數家珍的說,“今年,紫玉、綠寶石等菊花每株賣到8元,皇冠每株已賣到10元……”而像由數千盆菊花組成的二龍戲珠、龍鳳呈祥、孔雀開屏等藝菊造型,每組則賣到30萬元以上。
據牡丹辦事處黨委副書記張效坤介紹,菊香社區原名張可莊,栽植菊花已有百余年歷史,為發展菊花產業而更名為“菊香社區”。近年來,該社區通過成立菊花種植專業合作社、舉辦菊香文化藝術節、拓展網上銷售渠道、培植名貴菊花品種和構思菊花造型等有效舉措,加速推進了菊花的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成為是遠近聞名的“一村一品”專業村。
花農李豐海去年流轉了15畝土地栽植菊花,今年豐收的3萬多盆菊花早早的就被上海、揚州等地的大客戶預定了。“我們今年又開發了一些大客戶,如湖南長沙的客戶今年一單就預訂了3萬盆菊花。”李豐海說,往年該社區栽植的菊花都在50萬盆左右,今年由于天氣等原因縮減到40余萬盆,加上揚州、上海等地的需求量比去年增加,供不應求是今年菊花漲價的直接原因。
據悉,今年菊香社區的菊花栽植面積已過600畝,占全社區耕地總量的70%左右,有680余個品種,培育形成了藍、綠、黑等八大色系,以及垂珠型、荷花型、托桂型等10多個類型,40萬盆菊花銷往上海、鄭州、長沙等20多個大中城市,年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
(郜玉華 李得安 洪常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