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值冬小麥灌溉的季節,但是牡丹區吳店鎮二郎廟村的許多村民卻遭遇了機井損壞、無法及時澆水的困境,令不少村民犯了愁。近日,村民宋允明撥打熱線電話反映,如果麥地再不及時澆水,后果將十分嚴重,希望協調相關部門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村民:機井損壞,灌溉困難
10月27日,記者來到反映地了解情況。在宋允明的帶領下,記者見到了損壞的機井。“2013年打的井,雖然已經有兩年了,但是我們幾乎沒用過。”宋允明告訴記者,他們家共有十幾畝地,每年都種植一些玉米、小麥等莊家,由于種植面積大,所以,每年澆水時,都成了他最頭疼的一件事。“本想著能夠為澆地提供方便,沒想到,這井打好了,卻不能用。”宋允明說,從機井里抽出的水有大量的沙子和石粉,對莊稼地有很大危害,根本無法使用。
宋允明告訴記者,當初村里打了好幾眼機井,但是,有的出沙不能使用,有的損壞無人維修,給村民澆地帶來了很大的困擾。“為了給麥子澆水,我扯了500多米長的管子,從很遠的機井里抽來的水。”宋允明說,由于機井在別人家的田地里,要等他們澆完了,才能把管道接過來。
記者采訪得知,遭遇灌溉難的不止宋允明一人,同村的宋玉文、宋孟彩等均遇到了無法灌溉的尷尬事。“當時打機井時,村干部說要實行刷卡制度,用多少水,全從卡里自動扣除,但是到現在,卡也沒有發下來。”宋玉文說,村里的機井有限,平均一畝機井供應50畝農田,而不斷壞掉的機井,給他們的灌溉帶來了更大的不便。
“我從別人的機井里扯管子,要交給他們電費,每小時至少15元,由于出水量小,灌溉一畝地大約需要一二百元。”宋孟彩說。
村民們告訴記者,他們已經把此情況反映給了村支書,但是遲遲未解決。
村支書:已上報鄉鎮,等待維修
為了解相關情況,記者聯系了該村村支書曹代杰。
據曹代杰介紹,此項目是某公司承包的項目,損壞后,他們應該負責維修。“當時共打了20余眼機井,目前有四到五眼已經損壞,有的機井只用了一次就塌陷了,我也把這件事上報到了鄉鎮,可是至今沒有解決。”曹代杰說,村里沒有資金,所以無法自行維修,他們只能向上級反映。
政府部門:補打機井,盡快解決問題
隨后,記者又聯系了牡丹區吳店鎮副鎮長朱玉彬。
據朱玉彬介紹,該項目是千億斤糧食項目,2013年開始實施。關于機井損壞的情況,他已經有所了解,并安排施工方到現場進行了查看,但是施工方不承認是自己的問題。“因為下面都是沙管,下泵的時候,泵輪一晃動有可能把沙管碰壞,碰壞一節管,這個井就沒法用了。”朱玉彬說,不管是什么原因損壞的,他們會想法爭取盡快把不能使用的機井打進行補打。“我已經跟上面反映這個事了,十月底拿出解決措施。”
另外,關于村民反映的某些人私自收費的問題,朱玉彬表示,他會協調村干部進行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