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眾多市民撥打“市長熱線”電話反映,他們在曹縣金座國際商貿城購買了門市房,合同中約定2014年6月辦理交房手續,但是,至今沒有交房,違約金也不能及時、足額發放,業主多次試圖維權始終沒有得到滿意的答復,只好向“市長熱線”求助。
交了幾十萬元的房款卻拿不到房,業主直搖頭
3月15日,牡丹晚報記者來到位于曹縣青島路的金座國際商貿城。聽說牡丹晚報記者前來采訪,這里早已聚集了眾多業主,他們手持商品房買賣合同及蓋有開發商財務專用章的收據,希望能夠討個說法。
“交了幾十萬元的房款,至今拿不到鑰匙,誰不著急啊?”業主鄭先生介紹,近年來,他一直在經營服裝、鞋帽生意,按照金座國際商貿城當初的宣傳,這里要建設一家大型商場,一層作為超市經營,二層經營服裝鞋帽,前景十分可觀。2013年10月,該商城正在建設當中,鄭先生親自到現場查看,發現樓盤基本竣工,只剩下了門窗等配套設施,他便挑選了兩套總面積260平方米的商品房。
鄭先生介紹,按照每平方5600元的價格,他所選購的這兩套商品房總價110余萬元,他一次性交付了80余萬元。“我在銀行貸了十幾萬,又向親戚朋友借了錢,沒想到至今還沒有交房。”說起這件事,鄭先生直搖頭,他說,自己賺錢十分不易,100余萬元,對于一個農村家庭來說是大半輩子的積蓄。而當初,開發商承諾2014年5月份交房,可至今已經違約近三年,他們遲遲得不到交房的答復。
牡丹晚報記者采訪得知,和鄭先生一樣遭遇交錢拿不到房的不在少數。市民陳先生更是委屈,他交了全款,選購的商品房卻沒有通過網簽。“之前我拿著購房合同去曹縣住建局反映情況,他們說我購買的商品房并沒有網簽。”陳先生說,拿在手里已經三年的合同竟然不合法,陳先生十分氣憤,他立刻找到了開發商。經過協商,開發商將陳先生購買的260平方米的不能網簽的商品房換成了130平方米的能夠網簽的商品房。用大房子換小房子,陳先生吃了很大的虧,但他聽說,自己當初選購的商品房已經被法院查封,不更換,將面臨更大的損失。
“以前這塊地皮不叫金座,叫新干線,還沒開始建,就換開發商了,改名金座國際商貿城,后來又換成了中通旅。”據業主冉先生介紹,這塊樓盤多次更換開發商,自己原本想靠門市房發點小財,沒想到成了泡影,多年的積蓄也被掏空。
違約金不能按時、足額發放,想退房難上加難
冉先生提供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上明確標注著出賣人逾期交房的違約責任:逾期超過180日后,買受人有權解除合同。買受人解除合同的,出賣人應當自買受人解除合同通知到達之日起30天內退還全部已付款,并按買受人累計付款的1%向買受人支付違約金,買受人要求繼續履行合同的,合同繼續履行,自本合同第八條規定的最后交付期的第二天至實際交付之日起,出賣人按日向買受人支付房價款萬分之一的違約金。可牡丹晚報記者采訪得知,業主并沒有及時、足額領到違約金。
“以前我們多次提到違約金,開發商也承認,卻一直沒有足額發放。”業主韓先生告訴牡丹晚報記者,之前,開發商承諾2016年6月結清違約金,按照萬分之二點五賠付,他投資了80多萬元,卻只領到了2萬多元的違約金。現在工程停工,違約金也不再繼續支付,業主想退房也找不到相關負責人。
縣住建局:縣政府已安排工作組介入
承諾的2015年5月交房,為何工程一直處于停工狀態?牡丹晚報記者試圖通過電話聯系上開發商負責人,電話卻遲遲無人接聽。
昨日上午,記者聯系了曹縣住建局開發股。一工作人員介紹,此事已經引起縣政府的重視,并已安排工作組介入,至于樓盤停工的原因及日后的處理辦法,她并沒有給出解釋。
民營辦:資金鏈斷裂導致工程停工,開發商正籌資
隨后,牡丹晚報記者就該工程停工的原因咨詢了金座國際商貿城的責任單位——曹縣民營辦相關負責人。
“2015年3月份,縣政府讓民營辦接管金座國際商貿城,為開發商提供服務、協調關系。”據這位負責人介紹,目前,金座國際商貿城一期整體已基本完成,只剩配套設施沒有建設,二期共有九棟樓,目前還有一棟沒有封頂,其余的八棟樓只剩后期的配套設施與屋面未完工。
針對該樓盤長期停工的問題,這位負責人表示,是由于開發商缺少資金造成的。“這個工程最初是一位侯姓負責人開發的,后來,他把工程轉給了一位劉姓開發商。”她說,這位劉姓開發商的資金鏈斷裂后,又于去年9月將工程轉給了侯姓負責人,目前,該工程的法人是侯辰,由于缺乏資金,他只能通過銀行貸款進行工程開發,目前還未獲批。
至于個別業主存在的商品房不能網簽、不能備案的情況,她表示,個別的銷售房款并沒有存入監管賬戶,所以,原來的監管賬戶被查封,開發商可以再設立新的監管賬戶,重新進行備案,即便業主沒有通過網簽,他們手中持有的購房合同也能受到法律的保護。
民營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開發商負責人表示,3月底至4月下旬資金才能批下來,資金到位,他們會立即啟動工程,完工后及時交付業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