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采訪了解到,菏澤開發區丹陽辦事處何樓片區現正式啟動棚改,兩天來,房屋征收補償協議簽訂率已超過80%。與先前啟動的其他棚改項目相比,該項目最大的亮點是,在菏澤火車站旁擬建汽車中轉站,以加強火車站交通運輸集散能力;另外,該片區還擬建一所小學,打通市桂陵路洙水河至丹陽路段等。
洙水河南北兩岸,城市面貌呈“天壤之別”
3月20日9時許,沿著一條擁擠不堪的小路 (規劃中的桂陵路),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趕到菏澤市2013-4舊城區(何樓片區)改建項目指揮部大院,院里非常熱鬧,數十位群眾正興奮地排隊領取簽協議或交鑰匙的獎金。由于是周一,獎勵資金還未到位,不過,群眾還是非常耐心地等待著。
在該指揮部大院北側一間大屋內,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發現,十幾位群眾正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忙著簽訂征收補償協議。“今天簽訂協議的人不多了,第一天人多,根本擠不動。”據現場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該項目從3月18日開始簽協議,當日已是第三天,大部分群眾已經簽了協議,其中不少還交了鑰匙、搬了家。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發現,該片區大多數房屋為低矮的平房,個別甚至是年久失修的土坯房,住著先不說舒適度,連安全都難以保證。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市區洙水河南岸靚麗大氣的菏澤火車站及廣場,還有菏澤中華世紀城等一個個各種配套設施齊全的現代化小區。
除了房屋存在“天壤之別”外,該片區內的道路也不寬敞,到處堵車,市民通行不便。
汽車站“融合”火車站,打造交通樞紐
與其他棚改片區相比,何樓片區緊臨菏澤火車站,是菏澤城市窗口的一部分,它未來的建設計劃是怎樣的?
對此,菏澤市2013-4舊城區(何樓片區)改建項目指揮部相關負責人向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介紹,該片區是2017年菏澤開發區重點棚改項目,征收范圍為洙水河以北、振興路以東、鐵路以西、丹陽路以南,共涉及居民約710戶、各類房屋建筑面積約19.48萬平方米;簽協議的日期為3月18日至22日;實行貨幣補償或房屋產權調換。自開始征收以來,指揮部工作人員進村入戶,奮戰兩晝夜,截至目前,累計簽訂進度超過80%。
該負責人告訴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隨著該地塊的改造,將騰空土地414畝,出讓土地225.66畝,將委托大型央企——中建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對項目安置區進行代建,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質量施工,為棚改居民打造舒適易居的安置小區;而且還將配套建設小學以及加強火車站交通運輸集散能力的汽車中轉站,規劃寬度50米的斷頭路——桂陵路也將打通,必將進一步提升該區位的城市功能和承載力,打造火車站交通樞紐及休閑消費商業圈。
該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北至市長城路、南至長江路約6公里桂陵路沿線的耿莊片區等項目也將陸續正式開始棚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