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停運”事件是3月10日開始的。“集體停運”一周,雖然對市民的出行沒有產生很大的影響,但事件發生的背景不得不引起大家的思考。畢竟,出租車行業是推動城市前進的“馬達”,也是城市的一張“流動名片”。
近期通過與出租車駕駛員、交通主管部門負責人交流溝通,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就當前出租車行業現狀、出租車如何突破發展自己、政府及相關部門該如何發展出租車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了解。
出租車輝煌不再,如今在夾縫中求生存
我市出租車行業自1997年起步。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昨日從市運管處提供的數據看到,當前,全市有31家出租汽車企業、2853輛出租車。其中,菏澤市城區出租汽車企業16家,1565輛出租車。
“菏澤城區出租車在2005年以后,可以說是公共交通工具中的‘霸主’。”出租車駕駛員周師傅說,當時私家車還很少,公交車數量又有限。周師傅正是在那個時間入行的。
2013年以來,隨著菏澤城區公交車每年增加不少于100輛的速度,再加上私家車數量上漲,出租車行業開始走下坡路。2014年城區公共自行車一期工程開始實施,尤其是2015年網約車的出現,使出租車運營雪上加霜。
營運手續費的變化,顯示著出租車行業的“霸主”地位已經不在。周師傅告訴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據他了解,輝煌時期,以一輛5萬元左右的出租車為例,營運手續和車輛轉讓費用一度被瘋炒超過45萬元,如今,18萬元就很難找到下家。
出租車失去壟斷、主導地位,直接導致駕駛員的收入下降。靠載客維持生計的出租車駕駛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與網約車、非法營運車輛之間的矛盾也時常出現。最終,出租車以“集體停運”的形式抗議自己沒有保障的權益。
道路擁堵利潤低,出租車駕駛員飽受壓力
出租車駕駛員張師傅從事出租車行業已經6年了。他坦言,最近兩年開出租車帶給他的壓力越來越大。
“不僅僅是收入下降問題,城區道路越來越擁堵,再加上乘客的權益意識增加,稍不注意就被投訴。”張師傅舉了個簡單的例子,沒到上下班高峰,不少出租車駕駛員就躲起來,不是拒載乘客,而是因為道路太擁堵。“在擁堵路段載客,別說掙錢了,還有可能倒貼錢。出力不討好的事,誰愿意做。這也是在上下班高峰期很難在路上看見出租車的一個原因。”張師傅說。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與多名出租車駕駛員交流得知,這次“集體停運”事件出現的很大一個原因,是部分收入還要上交給車主和掛靠公司。
據悉,菏澤城區當前有1565輛出租車,由于歷史原因,近三分之一車輛是車主向外轉包的。最多的一人名下有十余輛出租車,出租車層層轉包,多的能轉手三次。車租車還要掛靠到城區的16家出租車公司,每月上交280元左右的管理費。“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掙的錢部分還不是自己的,開出租車越來越沒勁了。”不少出租車駕駛員向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抱怨。
針對出租車經營權問題,交通運輸部 《關于深化改革加快推進道路客運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指出對出租車經營權實行期限制,不能擅自買賣和炒賣。
“經營權擅自買賣和炒賣危害極大,推高了出租汽車的經營成本,導致一線駕駛員負擔較重;受讓人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指導意見》規定受讓人應具備相應的經營資格,轉讓必須依法依規辦理相關手續,擅自買賣和炒賣往往是私下進行的,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不受法律保護,擾亂了正常的管理秩序。通過擅自買賣和炒賣,導致被許可人和實際經營者不一致,責任不清,管理難以落實到位。”市運管處相關負責人告訴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為進一步規范出租汽車經營行為,避免層層轉包,切實減輕一線駕駛員的負擔,《指導意見》明確出租汽車企業采取承包經營方式的,承包人應取得出租汽車駕駛員從業資格,按規定注冊上崗,并直接從事運營活動。
抓住機遇,出租車應實現“華麗轉身”
“隨著城市的發展,出租車的功能越來越彰顯。它不應成為少數人的乘坐工具,而應該被更多人接受。”市運管處相關負責人分析道,當前私家車為什么越來越多,還不是因為出行不便才購買的?“這兩年我市大力進行棚戶區改造,城區不斷向外擴展,市民出行開私家車最頭疼的事就是道路擁擠、停車不便。出租車應該抓住這一機遇,進行華麗轉身。”
很多市民發現,這次出租車“集體停運”,不少市民沒有同情反而還鼓起了倒掌。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事情?“菏澤出租車服務太差!”“拒載、坐車不打表、隨意變道、超速行駛……”不少問題讓市民深惡痛疾。
“出租車單次運營利潤下降,靠規模效率服務來盈利。應該打破以往的被動服務變為主動服務,借助互聯網的優勢發展自己。”市民王先生說,除了出租車自身的發展,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讓公共出行更加優惠和方便。交通主管部門應該提高管理水平,為出租車經營者提供便利。作為公眾,應該理解和認識出租車,理解公共出行給大家帶來的便利。
市民姚女士認為,出租車應該由市場來調節。當前主管部門界限不清,該交給市場的就應交給市場,政府就該退后一步,做好規則制定者和裁判員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