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上午,位于牡丹區小留鎮和黃堽鎮交處的一段道路上,幾輛大型機械設備正在工作,身后則是剛碾壓出來的平整路面。全長47公里的緯一路,作為我市境內里程最長、投資最大、標準最高的一條農村公路,如今正在熱火朝天建設中。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獲悉,今年,我市將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力度,力爭完成全部自然村通公路工程。
鄄城縣臨商路至220國道彭樓環鄉路建成不到半年,幫助周邊村民收入提高已經見到效果。
“以前的路因修建時間長,路面變得坑坑洼洼,別說我們做生意了,就是出行都很不方便。”附近村民宋先生對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說,這條路修好后,很多人開起了工廠,帶動了周邊多個村莊的經濟發展。加強農村公路建設,提升全市農村公路通達深度和通行能力,是市委、市政府從全面建設美麗鄉村、助力精準扶貧的高度做出的重要決策部署。我市不斷加大農村公路建設改造力度,先后開展了村級公路網化示范縣、千村公路扶貧、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年、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動。
2016年初,我市制定了全年新改造農村公路1000公里以上的任務目標,而在年底全市新改建農村公路5038.6公里,改造窄危橋271座,創歷年之最。
今年將提前實現村村通公路
“要想富,先修路”,農村公路是貧困村脫貧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2016年7月5日,全市農村公路建設現場會議提出,為進一步提升農村公路通行能力和通達深度,菏澤計劃從2016年起用三年時間新改建村級公路1.14萬公里、改造危橋856座,實現自然村通公路全覆蓋。
我市去年新改建農村公路5038.6公里,今年計劃完成農村公路建設5000公里以上,力爭今年完成全部自然村通公路工程,4月初開工建設。
另外,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從其他縣區獲悉,今年我市計劃完成農村公路建設任務已分解到各縣區,單縣建設800公里農村公路,改造橋梁18座;成武計劃改造農村公路688公里(其中鄉道198公里,村道490公里),改造窄危橋53座;鄄城縣確保完成農村公路建設里程480公里;鄆城縣全年計劃改在改造升級農村公路1055公里,改造窄危橋73座,爭取明年全縣所有村莊實現戶戶通工程建設;定陶區建設農村公路410公里,其中改造縣道7.6公里,改造鄉村公路402.4公里,危橋5座;東明縣完成農村公路530公里,改造危橋105座。
農村公路成農民脫貧致富“橋梁”
交通扶貧,我市取得不錯的成績。為確保交通精準扶貧任務的實施效果,市交通運輸局將對各縣區交通脫貧攻堅年度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驗收,并根據驗收結果獎優罰劣。
去年共完成608個貧困村通公路任務,共建設農村公路1169.1公里;全年新建候車站點161個,已完工45個。在加大候車站點建設力度的同時,對有條件的省市貧困村通過選取臨時停靠點、開通過境農村客運線路等,全力做好貧困村通客車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1199個省市重點貧困村中的951個村通客車工作任務。今年我市將完成省、市貧困村通客車工作任務的80%以上,2018年全面完成村村通客車工作。
農村公路工程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要始終把工程質量放在首要位置,堅決杜絕簡化程序、降低標準、偷工減料等現象發生,對不合格的工序,一定要推倒重來,決不能給工程埋下質量隱患。
按“建養結合、有路必養”原則做好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各縣區對驗收合格項目及時接養,按照每2至3公里配備一名養護員標準,定路段、定標準、定工作時間進行全面養護,做到日常養護經常化,養護效果明顯化。
據了解,全市農村公路建設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工作通報和科學發展觀考核內容。市農村公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負責考核工作,重點考核保障措施、資金管理、建設程序、工程進度、工程質量、內業資料等指標,采取聽取匯報、查閱資料、實地查看等方法,按照考核內容量化評分,依據考核得分確定考核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