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報連續報道了關于我市蒜薹賤賣、價格不及雇傭工人費用、日夜搶收依舊來不及采摘而連連傷農事件,經過近一周的搶收及愛心人士的鼎力相助,目前蒜農的狀況如何?對此,5月6、7日,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驅車相繼來到我市各蒜區走訪調查。
價格因地因時變幻莫測多數冷庫已超飽和
5月6日上午,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來到牡丹區王浩屯鎮程寨村。
“今天來收購蒜薹的商販給的價格還不錯,每斤0.9元,和雇傭的人工費正好相等,損失可是比前幾天小了很多。現在只要不賠太多就算謝天謝地了,更別說掙錢了!”今年種植了15畝大蒜的程萬青告訴記者。然而,到了5月7日,當記者再次詢問程萬青蒜薹收購價格時,他卻沮喪地回答:“4毛錢一斤,又回到了剛開始的價格。”
而同樣的場景,在成武縣大蒜種植區、巨野縣大蒜種植區每天都在上演。
“這幾天蒜薹的價格忽高忽低的,誰也說不準。即使是同一天,價格也會因區域不同而相差甚遠。”5月7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成武縣白浮圖鎮李莊村蒜農于玉雪說“就比如上周三四吧,我們這的優質蒜薹價格是每斤1元左右,而鄰近的巨野縣大謝集鎮收購價格卻只有0.6元;到了周五,我們這里的價格也開始急劇下跌,一下子降到了每斤0.4元,這兩天的價格也一直沒有漲上去。”當日傍晚,記者了解到,該鎮蒜薹價格已經跌到了每斤0.15元。”
為應對此次蒜薹賤價傷農,成武縣采取了一系列保農舉措。“我們成武擁有數量眾多的大小冷庫,可提供120000噸左右的冷藏量,多數冷庫已達成共識,全力收納蒜薹。”成武縣白浮圖鎮辦公室副主任王澤斌告訴記者,可即便如此,由于今年大蒜種植面積的急劇擴大,多家冷庫已經頻頻告急,無法容納更多蒜薹入庫。
還有半數未采摘或將快速剪掉
在5月6、7日連續兩天的多地走訪調查中,記者發現,我市大多數蒜農田中蒜薹并未采摘完,剩余過半者也不在少數。
“別提了,俺今年種了12畝,到現在一半還沒弄完。望著長勢喜人的蒜薹,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巨野縣大謝集鎮侯莊村侯宏斌告訴記者,“附近村里現在種植超過5畝以上的,基本上都沒有采摘完,種得越多,剩下的蒜薹就越多。”
“你看,現在地里的蒜薹已經開始打彎了,這表示蒜薹離老得不能吃已經沒幾天了,3天內不采摘完,蒜薹就會開始發硬,不能吃了。同時,對地下的蒜頭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所以現在,無論雇人的價碼再高,也必須得找人將蒜薹采摘出來,賠錢也認了。”侯宏斌無奈地說。
同樣面臨這一難題的牡丹區王浩屯鎮朱莊村村民朱慶國也表示:“我這二十余畝蒜田,在蒜薹老之前肯定是采摘不完了,到時候只能采取機器剪頂的方式清理了,雖然對植株會有損害,影響蒜頭生長,但總比留著蒜薹跟蒜頭爭營養減質減量強吧!”
“蒜經濟”開局不利,蒜薹首輪創收損失慘重已成定局,后期蒜頭上市能賣個好價錢,是蒜農們目前唯一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