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菏澤市夏季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安排部署了今年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任務,要求全力打好今年夏季秸稈禁燒攻堅戰。對秸稈禁燒工作部署不到位、行動遲緩的地方,予以通報批評,發現火點的鄉鎮(街道),將進行責任追究。
9個市直單位分包各縣區
齊魯晚報記者從會議上獲悉,今年夏季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發揮鄉鎮一級黨委政府主體作用,全面禁止秸桿焚燒,力爭“田間不放一把火、地頭不冒一處煙”。
全市轄區范圍內均為秸稈禁燒區,今年夏季繼續采取市直有關單位分包縣區的督導措施,其中,市經信委分 包東明縣,市農業局分包定陶區,市城市管理局分包曹縣,市交通運輸局分包鄆城縣,市環保局分包牡丹區、市經濟開發區和市高新區,市農機局分包成武縣,市畜牧局分包單縣,市公路局分包巨野縣,市交通警察支隊分包鄄城縣。 今年的工作時間從5月31日到7月10日,分為組織發動、集中檢查、檢查總結三個階段進行,6月2日-30日為集中檢查階段,縣區、鄉鎮(辦事處)政府要進入實戰狀態,堅持24小時巡回檢查,全力投入到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中去,菏澤市大氣污染防治指揮部辦公室將組織有關部門檢查,結果作為年終考核重要內容。
禁燒要“由堵轉疏”
菏澤市委副書記李建華說,“要向農民群眾講清不能焚燒秸稈的原因、道理和有關政策,讓秸稈禁燒成為一種共識。可通過懸掛條幅、張貼通告、出動宣傳車、發放明白紙等形式,廣泛深入地開展禁燒宣傳,重點要講清焚燒秸稈的危害和法律責任,引導農民群眾逐步實現由不敢燒、不能燒到不想燒的轉變。” 李建華說,解決焚燒秸稈背后深層次的資源綜合利用問題,才是秸稈禁燒的根本出路,可借鑒麥秸覆蓋、玉米秸旋耕還田模式、秸-飼-肥種養結合模式、秸-沼-肥能源生態模式、秸-菌-肥基質利用模式、秸-炭-肥還田改土模式。
出現3個著火點即被約談
今年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縣、鄉兩級政府是責任主體,政府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分管負責人是直接責任人。各縣區要建立秸稈禁燒工作責任制,與各鄉鎮(街道)簽訂秸稈禁燒責任書,保每一塊麥田都有人負責、有人巡查、有人監管,建立起完整的責任體系和落實鏈條。 凡出現兩處火點的鄉鎮(街道)在市電視臺公開曝光并通報批評;凡出現三處以上火點的鄉鎮(街道),對鄉鎮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并依據《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追究鄉鎮(街道)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同時,對有2個及以上鄉鎮(街道)被約談,或被環保部強化督查組檢查發現有秸稈焚燒火點的縣區,將約談縣區主要負責人,并在市電視臺公開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