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武 霈) “開工放料!”隨著工作人員一聲令下,工人拉起搬運大閘,近百米長的傳送帶將一批批散碎、泛黑的燃料運進木制品加工車間,投入鍋爐。這是定陶鼎森木業廠區內的一幕,令人意外的是,這些泛黑的燃料不是煤炭,而是樹皮、樹枝、麥秸、玉米桿等生活垃圾。用生活垃圾代替煤炭是定陶鼎森木業變廢為寶、可持續發展的 “妙招”,此舉讓該企業每年減少煤炭消耗折合標準煤3200噸以上。今年節能宣傳周期間,該企業的先進做法成為我市倡導各行業學習的典范。
每年6月13日是“全國低碳日”,今年6月11日至17日是“全國節能宣傳周”,我市開展了系列宣傳活動,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深入企業了解節能降耗情況。定陶鼎森木業生產總經理趙新將說:“用清潔生產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是我們節能降耗的核心觀念,鼎森木業是我市規模最大的人造板企業,在燃煤、用電方面消耗較大,2015年我們對原燃煤鍋爐進行改造,全部采用生物質燃料,不僅全部利用了生產過程中的粉塵、碎板、下腳料等固體廢棄物,還讓周邊木材加工廢料和村民的生活垃圾變廢為寶。我們每年收購4500噸生活垃圾和廢料,不僅促進了節能減排,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農民收入!
和林木產業節能降耗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建筑領域。在我市企業北匯綠建集團的生產作業區,一排排裝配式建筑令人眼前一亮。這種建筑不再需要沙子、水泥等傳統建材,沒有環境污染。據該集團總經理洪奇介紹,他們研發的這種綠色裝配式建筑具有標準化、智能化、節約資源等特點,比傳統建筑方式成本降低10—15%,減少建筑垃圾83%,減少材料損耗60%,節水節電30%,建筑節能75%以上。
除了企業帶頭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外,節能降耗還離不開每一位市民的參與。在昨日上午我市舉行的低碳日及節能宣傳周活動中,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會同市國稅局在街頭開展宣傳活動,向市民發出“節能有我,綠色共享”的倡議,利用“空調調高一度,節電百分之七”、“點亮節能燈,省電看得清”、“屏幕暗一點,節能又護眼”、“用完電器拔插頭,省電又安全”等標語號召市民從自身做起踐行低碳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