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不斷升高,在炎炎夏日的影響下,不少市民白天不愿出門,而是選擇“宅”在家里或辦公室,吃飯叫外賣,買東西選擇網(wǎng)購,催火了“宅經(jīng)濟”。近日,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走訪市區(qū)幾家跑腿公司、快餐店發(fā)現(xiàn),7月初以來,外送訂餐量比之前增長了20%以上,平均每個外賣小哥要送30份以上,夏日氣溫高升是最重要的推動力。
“外面溫度這么高,出去就是一身汗。真是懶得動,叫外賣多方便啊!”在市人民路數(shù)碼大廈一家公司上班的何曉到了十一點就準(zhǔn)時點餐,只為避開送餐高峰期,等外賣送到了也正好下班。何曉告訴記者,高溫天氣來臨,她和同事的中餐基本都是靠叫外賣來解決的。
“這天氣根本別想在廚房做飯,做完就和洗桑拿似的,一身衣服全都濕了。什么時候天氣變涼,什么時候再做飯吧。” 家住菏澤公園一號的許婷告訴記者,她決定不在家里做飯了,改為叫外賣,既涼快又省事。“再說手機APP這么多,美團、餓了么、支付寶、肯德基等軟件多得是,絕對一個月都不帶重樣的,有時候家里來客人也直接定外賣。”許婷告訴記者。
“隨著溫度不斷升高,需要送外賣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從一天送十多份,到現(xiàn)在的一天30多份,我?guī)缀醯门苁畮滋瞬拍芩屯辍!币籄PP軟件的外賣小哥告訴記者,由于天氣炎熱,不少上班族中午下班后,都會留在單位辦公室叫外賣,因此送餐訂單也比平時增長了不少。
記者了解到,不只專門提供盒飯外賣、跑腿服務(wù)的餐飲店生意紅火,許多冷飲店、蛋糕店、奶茶店也紛紛提供外賣服務(wù),爭搶“高溫經(jīng)濟”。
“中午十一點半訂的外賣,快一點才送來,差點餓死我,”在一家樓盤做置業(yè)顧問的穆麗雅告訴記者。
記者在走訪過程中也了解到,不少市民在訂餐時經(jīng)常遇到外賣送達時間較長的問題。
“每天都忙不過來,有時我們自己都顧不上吃飯。”一家位于菏澤銀座商城附近、鋪面只有十幾平方米的小店老板告訴記者,“入夏以后,我們店里每天都有很多個外賣訂單。”往常中午十一點半小店才開始進入用餐高峰,可如今,十點半左右,小店在美團網(wǎng)的外賣平臺上就一直不停地有 “新訂單”提醒。”
針對此種現(xiàn)狀,很多餐飲店都提醒顧客,“天熱訂單增多,如果選擇網(wǎng)上訂餐,盡量提前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以免耽誤自己的用餐時間。”
“有的客戶地址寫得不太詳細,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延誤送餐時間。所以,客戶下單時一定要注意把地址寫詳細,如果需要送上樓,一定要把樓層數(shù)備注清楚。”美團的外賣小哥也提醒客戶注意詳細地址填寫。
牡丹晚報記者走訪了我市部分餐飲店發(fā)現(xiàn),通過電話訂餐的市民著實不少。
在市中山路上的一家排骨米飯店內(nèi),牡丹晚報記者看到,雖然店內(nèi)顧客并沒多少,但老板卻一直在忙碌著。“都是老客戶打電話訂的餐,只要溫度一高,集體訂餐或者家庭訂餐的人數(shù)肯定有增加。”該店老板指著剛打包完的20份排骨米飯告訴記者。
“這些天的外賣數(shù)量比平時增長了近20%,這才11點不到,我就已經(jīng)接到十幾個送餐電話了,一般這種忙碌的送餐情況要持續(xù)到下午兩點。”市曹州路上一家餐館的店主告訴記者,訂餐的大多是年輕的上班族和一些學(xué)生,平均每天要送50份左右。
據(jù)一位長期從事餐飲行業(yè)的工作人員介紹,高溫帶來的外賣消費旺季一般會持續(xù)到9月初,除了特殊天氣沒有辦法送之外,其他時候他們基本都在路上奔波,最熱的時候訂單也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