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記者走進位于牡丹區工業園內的麟源牡丹公司,其大型倉庫里堆滿了收購來的牡丹果莢。
“截至目前已經收了600噸牡丹果莢,基本完成了我們的收購任務,下一步將收購牡丹籽!摈朐茨档す究偨浝硗踹B崗對記者說。記者看到,這里的牡丹果莢都均勻地平攤在地上。“捂一段時間后,牡丹果莢將轉化為牡丹籽。”一名工作人員介紹。工作人員口中的“捂”,在“中國牡丹油之父”趙孝慶口里變成了“后熟”。“采摘牡丹籽要把握時機,太早了牡丹籽不成熟,太晚了牡丹籽又會炸裂在地里!壁w孝慶說,“采摘牡丹籽一般選擇九成熟的時候,收獲后再存放后熟!彼忉屨f,采摘后的牡丹果莢通常平攤存放一周左右,這段時間內,牡丹籽能充分吸收莢殼上殘存的營養,并進行水分蒸發!半S著水分蒸發,莢殼逐漸干癟,然后自然開裂,牡丹籽從中成功脫落!壁w孝慶說。
脫離黑色的莢殼,一粒粒牡丹籽便如同黑色的精靈,徹底完成了從農田到倉庫的時空穿越。
在菏澤神農牡丹產業園的牡丹籽油生產車間,隨著機器的運轉,一瓶瓶金黃色的牡丹籽油走下灌裝生產線,走向百姓餐桌。
從種子到油,多少粒牡丹籽才能產出一克油?聞聽記者詢問,趙孝慶略加思索,便給出了答案:“觀賞牡丹由于產籽量小,大約需要100朵花才能產出一克油。就油用牡丹來說,大約25粒牡丹籽產出一克油。”
春華秋實,理論上一朵牡丹花可以產生一顆牡丹果莢,但事實上其轉化的過程異常艱難,其間充滿了太多的未知數。如果營養跟不上,如果授粉時遇到了大風、大雨,從花到籽的轉化便會隨時中斷!澳档な钱惢ㄊ诜郏^程相對復雜,比如10年株齡的油用牡丹,一般可以開放50朵花。如果授粉跟不上,最后可能一顆牡丹果莢也結不出!壁w孝慶說。
說起牡丹籽油,菏澤人如今已經不再陌生。其實早在20世紀70年代,菏澤當地農民就已經知曉牡丹籽中含 “油”,困難時期個別花農曾試榨過牡丹籽油,卻因技術限制最后不了了之。所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牡丹籽因為“無用”往往是作為牡丹花的副產品出現的。
“牡丹夢連著菏澤夢”,在菏澤瑞璞牡丹產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辦公室,懸掛著這樣一幅書法作品。其實,每個菏澤人心中都有一個牡丹夢?释麆撔、不走尋常路,是融入菏澤人血液里的特質。寂寞的牡丹籽在默默地等待一個機緣,等待一個人的出現,這個人便是趙孝慶。2011年3月,經過多年實驗后,牡丹籽油被國家衛生部批準為新資源食品。
看似傳奇的故事背后是科研成果的支撐。據介紹,牡丹籽油含有獨特而豐富的α-亞麻酸、不飽和脂肪酸、18種氨基酸、角鯊烯等數十種珍稀成分。經國家糧油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牡丹籽油α-亞麻酸含量高達42%以上,是 “液體腦黃金”橄欖油的60倍。
蔚藍的天空飄著潔白的云朵,下邊是一眼望不到邊的油用牡丹,8月6日,在牡丹區小留鎮瑞璞油用牡丹示范基地,多名工人一字排開正在緊張地采摘牡丹籽。只見他們不斷地摘下牡丹果莢,再放進胸前的編織袋中,動作熟練敏捷。放眼望去,牡丹植株上結滿了一個個如同“海星”一樣的果莢,剝開莢殼,便露出了一粒粒黑色的牡丹籽。牡丹籽質地堅硬,聞起來沒有什么氣味。
谷雨三朝看牡丹,立秋時節收種子,幾乎是牡丹自然生長的“鐵律”!艾F在是采摘牡丹籽的最佳時期,你看大家都忙得不可開交。”花農趙弟敏一邊忙碌一邊對牡丹晚報記者說。“立秋時節采摘牡丹籽,是幾百年的‘老黃歷’了,早了不成熟,晚了種子容易脫落。”在“牡丹油之父”趙孝慶看來,立秋前后是采摘牡丹籽的黃金時期。自7月下旬以來,我市牡丹區黃堽鎮、小留鎮,定陶區半堤鎮,曹縣閆店樓鎮,東明縣菜園集鎮、武勝橋鎮等油用牡丹種植基地漸次進入牡丹采籽期。
市牡丹產業化辦公室研究員劉繼國介紹,今年菏澤約有7萬畝油用牡丹進入采收期,預計產籽量在6000噸左右。
牡丹晚報記者采訪得知,在目前牡丹籽油的提取中,一般通過壓榨的方式。經過科技的發展,牡丹籽油提取工藝在逐漸進步,榨油率也在一步步提升。
通過提取工藝的改進,一粒粒比金豆子還金貴的牡丹籽,經過除石除磁、仁殼分離等預處理,采用高純度精榨提取方式,最后奉獻給普通消費者的便是“液體黃金”——牡丹籽油。這種讓習近平總書記 “長了見識”的牡丹籽油,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好的保健食用油。事實上,菏澤神農牡丹產業園新上的機器設備,不僅可以提取牡丹籽油,而且可以提取牡丹殼油。
牡丹籽油的問世,讓曾經百無一用的牡丹籽變成了“香餑餑”,菏澤牡丹產業也開啟了從花香到產業的“蝶變”之路。但任何產業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產業的形成離不開企業支撐,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市場運營,市場則靠產品“突圍”。毋庸諱言,從牡丹籽油知名度的提升到市場的推廣,對菏澤人來說,都有很長的路要走!霸诋a業鏈循環中,牡丹籽油的國內銷售和出口都面臨不小的難題,目前市場需求量太小。”王連崗對記者說,“這一方面和牡丹籽油價格居高不下有關系,另一方面和產品知名度有很大關系。”“牡丹籽油市場前景很好,但需要慢慢推廣,市場需要逐步打開,比如橄欖油的市場推廣也用了多年時間。”對于牡丹籽油產業的發展前景,趙孝慶滿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