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4月我市掀起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的熱潮后,一場全市創城的“攻堅戰”調動起每一個菏澤人的參與熱情。4個月以來,隨著創城工作的不斷推進、各項整治行動緊鑼密鼓地開展,城區面貌有了明顯改善,環境整潔、秩序井然,“舊貌換新顏”成為市民最直接的感受。
如今,走在改造后的市東方紅大街上,“干凈、敞亮”成為最貼切的形容詞,之前的“臟亂差”現象消失不見,困擾城區容貌的“老大難”問題得到徹底根治。“沒有占道經營,沒有亂扔亂放,垃圾明顯減少、環境明顯改善,對我們環衛工人來說,工作量減輕了不少。”負責東方紅大街的環衛工人馬瑞東昨日說。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東方紅大街曾在實地測評中失分,是創城過程中重點督導的區域,隨著整個街道的提升改造和城管、環衛部門對該區域的衛生、戶外廣告、亂打亂建、占道經營進行治理,東方紅大街有了“新模樣”。沿街商販不再占道經營,自覺遵守“門前三包”,每隔50米就有一個垃圾箱,原本垃圾遍地、交通擁堵的街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凈整齊的商業街道。
“創城給東方紅大街帶來了新模樣,從我每天的工作量上就能看得出來。之前,商販占道經營,垃圾隨地扔,我前腳剛清理,地面上又布滿垃圾,每天清理近30箱。如今,占道經營的商販不見了,沿街到處是嶄新的垃圾箱,市民也都非常自覺,工作量明顯減少,一天清理七八箱左右。”馬瑞東說。
與東方紅大街相似,市中和路也是占道經營現象嚴重、衛生環境較差。隨著創城工作的深入開展,這條街道也有了新模樣,環境比原來干凈整潔了,道路更平整了、秩序更加規范了。記者在中和路兩側看到,街邊以前亂涂亂畫的野廣告、堆積的垃圾不見了,占道經營的商販也退回到店鋪中,附近建筑的樓頂和墻體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公益廣告隨處可見,建筑圍擋上也盡是公益廣告,創城氛圍非常濃厚。
“原來路上垃圾多,私家車、電動車亂停亂放,尤其是占道經營現象嚴重,都堵到了中和路和廣福大街交叉口,很多車輛因為避讓占道經營的商販而壓線、逆行,車主意見很大。創城以來,到處整整齊齊的,連犄角旮旯都變干凈了,路口秩序井然。”家住市中和路附近的市民張先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