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報記者從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指揮部辦公室獲悉,經國家環保部預測及我市預報會商意見,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我市未來空氣質量將持續加重。按國家環保部、省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小組要求,經市重污染天氣應急總指揮長批準,我市于1月15日8時起,重污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升級為Ⅰ級應急響應。
這就意味著,從1月15日8時起,我市首次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措施隨之啟動。菏澤城區限行區域(市長江路(含)—人民路(含)—西安路(含)—黃河路(含)以內)內,只允許車牌號最后一位數字為單數的機動車行駛,為雙數的機動車則禁止駛入限行區域。作為我市機動車單雙號限行的“首秀”,限行措施具體如何實施?對市民出行帶來怎樣的影響?市民對此又有什么看法?昨日一早,牡丹晚報記者走上街頭探訪。
從忐忑到欣慰,首日交警勸導違規車輛返回
1月15日8時50分許,在市和平南路距離長江路百余米處,交警部門設置了攔截點,因為,向北行駛至市長江路便進入限行區域。當日是單號日,一塊印有“禁止雙號通行”的標志牌擺在路中央,路邊的警車用擴音器廣播著單雙號限行的具體措施。
“您的車牌最后一個數字是雙數,今天對‘雙號車’限行,再往前就到‘禁區’了……”執勤交警將一輛自南向北行駛的車牌號碼為“魯R****8”的白色轎車攔下后,向駕駛員提醒。駕駛員同時也看到了標識牌,苦笑之后掉頭離開。
半個小時內,一幕幕同樣的情景一次次重復。
在市長江路與人民路交叉口南進口,被執勤交警攔下的“雙號車”,或是調頭返回,或是右轉避開限行區域。
“比想象中的好太多了!”市交警支隊市區大隊相關負責人沈祥峰在幾個路口巡視一番后,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他坦言,這是我市首次對機動車實施單雙號限行措施,從14日接到通知到正式啟動,交警部門的心情十分忐忑,畢竟,涉及的車輛太多,從一紙限令到變為現實,群眾反應如何誰心里都沒底。1月14日下午,市交警支隊副支隊長、市區大隊大隊長張俊福,召集各中隊安排限行工作時,各中隊長都表達了自己的擔心,張俊福也特意囑咐執勤交警做好解釋工作。
在市和平路與長江路交叉口、市人民路與長江路交叉口兩個執勤點觀察了一個多小時,牡丹晚報記者注意到,駛向限行區域的機動車絕大多數為“單號車”,而被攔下的 “雙號車”駕駛員接到執勤交警的提醒后,都很快調轉車頭或右轉避開限行區域。雖然不少人在吐槽限行措施,但執行起來卻是出乎想象得順利,這讓交警很欣慰。
昨日下午,牡丹晚報記者從市交警支隊市區大隊了解到,交警部門在城區限行區域外26處路口設置警示牌,并安排交警值班,發現違規車輛后勸導駕駛員返回,以教育為主,從8時至15時,7小時共勸返4300余輛次“雙號車”。以后,交警部門將啟動全部交通技術監控設備對違法車輛進行抓拍取證。
機動車限行,出租車生意很紅火
出租車并不在限行之列,乘坐出租車出行成為不少 “雙號車”車主的首選。
“車沒法開,只能打車了。”9時許,家住中達尚城小區的劉先生要去市立醫院看病號,由于自己的車是“雙號車”,只得乘坐出租車。可是,他等車并不順利,駛來的出租車早早地被人“截走”。在小區門口等了幾分鐘,他不得不到路對面“搶”了輛出租車。
“今天生意好得很,來這里不會白跑,我都來拉三趟了!”11時許,在中達尚城小區門口,說起當天的生意,一位出租車師傅喜不自禁。據他介紹,前一天,他一知道要限行的消息,就想到乘坐出租車的人肯定多;這個路段小區多,他就打定主意第二天來這里找生意,結果也正如他所料。
牡丹晚報記者注意到,來這個路段的出租車走不了多遠就有人招手,除了乘坐出租車,乘坐公交車、騎公共自行車等也是很多“雙號車”車主當天出行的選擇。
當天的限行對 “雙號車”車主出行帶來了不小的影響,但對“單號車”車主卻有了一份“意外之喜”。由于“雙號車”被限,路面上的車輛明顯減少,交通壓力銳減。
I級應急響應解除時,不再限單雙號出行
當日,執勤交警勸返的,不只是“雙號車”,還有一些貨運車輛。
牡丹晚報記者從交警部門了解到,單雙號限行只是重污染天氣I級應急響應啟動后交通管制措施的其中一項。此外,市區的交通管制措施還有禁止核定載重量為2噸以上的貨車、無標車及黃標車通行,所有教練車一律停止訓練、禁止上路,禁行渣土砂石運輸車輛。
交警部門解釋,針對貨車、渣土砂石運輸車、無標車、黃標車及教練車的交通管制措施,在重污染天氣I級應急響應啟動期間一直有效。單雙號限行措施中,單號日期24時之前只允許 “單號車”在限行區域通行;雙號日期零時之后,“單號車”將被限行,“雙號車”可在限行區域通行。重污染天氣I級應急響應解除時,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將通過牡丹晚報等多種渠道發布信息,限行措施也將隨之解除。
交警部門提醒,單雙號限行期間,“闖禁區”的車輛將受到罰款200元、駕駛證記3分的處罰,車主應根據自己的車牌號提前規劃出行方案,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