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膠、油漆、殺蟲劑、染色劑、菜刀……一旦讓這些東西上了火車,對旅途中的乘客安全是一種威脅。鐵路安檢人員就是一道“閘門”,將這些東西拒之“門”外。牡丹晚報記者在菏澤火車站了解到,節后日均4萬余人次進入火車站內,被查獲的違禁品數量比平時翻了2到3倍,手檢人員手持金屬探測儀要重復千萬遍的下蹲、彎腰、抬臂等安檢動作。
2月6日中午,牡丹晚報記者來到菏澤火車站,看到進站安檢口排著長長的隊伍。肩膀、腋下、口袋、前胸、后胸、腿下、腳踝……手檢人員手持金屬探測儀,始終面帶笑容對川流不息的旅客重復著相同的動作。“即使是進來又出去的,只要你過一次安檢崗,我們就必須查一次。”手檢員向一位不愿接受安檢的乘客解釋道。
“現在是春運返程客流,每天有4萬余人次進入站內,我們所有的安檢窗口都已經啟用,你看安檢門的上方兩個數字,最上面的985是報警次數,下方4987是檢查次數,下方的檢查次數每到9999就清零一次,每天清零三四次。”菏澤火車站工作人員馬星魁指著門口的安檢門向記者介紹。
“現在白班夜班共10名安檢員,平均每人安檢4000余人次,工作量是平時的3倍左右,尤其手檢員需要站立手持探測器對每名旅客全身檢查,每檢查一個人至少需要彎腰一次。一天下來,一套動作重復幾千遍,下班后腰酸背痛、右臂酸脹難忍。”菏澤火車站客運車間主任張聯嶺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因為安檢員要接觸旅客的身體,男性工作人員不太方便,所以負責手檢的都是清一色的女安檢員,其中手檢員劉露、谷艷華都已經當奶奶了,可是回到家,看著活潑可愛的孫子連抱他們的力氣都沒有。
在安檢處有三個安檢門和三臺安檢儀器,每一個安檢儀器屏幕前都坐著一名安檢員,他們的工作就是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仔細辨別每一個從安檢儀器里經過的行李物品。
“現在客流量比平日增加了3倍左右,每一秒鐘都有乘客和行李物品從我們的眼皮子下經過,我們要做到目光不錯過每一個包,不落下每一件違禁物品。”安檢員馬素平說,行李物品經過安檢儀器時,屏幕上就會出現各種顏色和各種形狀的影像,辨別里面的物品是否屬于違禁,還要迅速確認是哪一個行李包,這對安檢人員的眼睛是一個不小的考驗。盯著屏幕時間長了,很多人的眼睛會流淚,頭也暈乎乎的。
“在機檢的屏幕上,往往只能看到行李箱的橫斷面。”馬素平指著電腦屏幕,向記者介紹每個行李箱呈現出的畫面,“光看也不行,很多旅客會把小刀等一些小的違禁品放在口袋里,就需要手檢人員去甄別,不過這樣的方式也是旅客不容易理解的。”
“這個行李箱里有個類似刀具的東西,像是違禁物品,拿過來打開檢查。”記者采訪時,坐在電腦前的安檢員突然出聲提醒。行李箱的主人拿出了一把菜刀,在這位女士看來菜刀是用來做菜的,但按照鐵路警方的規定,這把菜刀不能攜帶。
負責安檢的工作人員在給這名女士介紹完違禁物品后,將一本扣留違禁物品的登記簿拿過來進行登記。春運以來,菏澤火車站查獲的違禁品數量比平時翻了2到3倍。記者看到,在采訪的半天時間里就有近50件違禁物品被扣留,還不包括沒有登記的液體部分。
在安檢儀器旁邊有安全桶,盛放被扣留的違禁物品。記者看到已經裝得滿滿的,里面有發膠、兒童玩具槍、菜刀等各種違禁物品。
“春運期間,主要是酒、刀具、易燃易爆物品等違禁物品,對于這種物品我們都會進行登記并拍照保存。”菏澤火車站客運車間主任張聯嶺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