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棚里有三分之一,走廊里、房頂上還有好多呢,這是紅寶石,這個叫果凍乙女心……”昨日,在鄆城縣程屯鎮任垓村李明圓家的簡易大棚里,他指著肉嘟嘟的“小萌寶”,向牡丹晚報記者一一介紹。
農村殘疾小伙李明圓結緣多肉、自學培育多肉盆栽,并在網上當起“小老板”的勵志故事在當地被傳為佳話。如今的李明圓掌握一手好手藝,重拾生活的信心,也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激勵更多和他有類似經歷的人。
身體突患怪病,他的世界只剩自卑
今年31歲的李明圓,在17歲時不幸患上罕見的皮膚病,高中時便輟學在家。當時跑了很多大醫院卻無法確診,病情一直惡化,持續用藥過程中又導致雙腿股骨頭壞死,被定為三級肢體殘疾,生活從此沒有了方向,自卑的陰影一天天在李明圓心里滋生,蔓延……
“他突然就像變了一個人,整天不出門、不見人,也不說話,天天把自己鎖屋里,一天就吃一頓飯,就那樣維持著……俺知道他是怕別人笑話,怎么勸都沒用。”說起剛患病那幾年的李明圓,母親李清個淚流滿面。
為了讓李明圓在家 “有事”做,2007年,父親李延倉攢了幾個月工錢給他買回來一臺電腦。沒想到的是,李明圓很快沉溺于網絡游戲,每天在電腦前玩十多個小時,渾渾噩噩的日子就這樣過了好幾年。
網上偶遇多肉,慘白的生活有了色彩
2014年6月,李明圓在網上偶然看到了幾張多肉照片,從小沒出過農村的他被小小的多肉盆栽吸引了。他開始在網上查詢有關多肉的各種信息,隨著了解的深入,他對多肉的喜愛更加“難以自拔”。
2015年4月,李明圓突然決定要在家里養多肉,這一想法得到父母的全力支持:“只要你能好好的,想干啥都行!”
李延倉很快給兒子在院子里搭起簡易大棚、扎起三腳架,李明圓又從網上買來泥炭顆粒、種子、幼苗和成品盆栽。一切準備就緒,李明圓開始忙碌起來。白天醒來就一頭扎進棚子里,從土壤、肥料、環境、澆水、殺蟲等各方面研究多肉的種植和培育,晚上就坐到電腦前,針對當天發現的問題找答案。“自學”過程中,李明圓先后注冊了QQ、微信及論壇賬號,“自我封閉”多年的他開始在網上和同行們主動交流了。
300單快遞發走了,生活的信心回來了
眼看著培育出的盆栽越來越多,李明圓讓父母幫他拿到周邊集市上擺攤售賣。在農村很少有人認識多肉植物,父母也不能全面地介紹,每次趕集也只賣出兩三盆。上網經驗豐富的李明圓決定在網上賣賣試試。2016年3月,李明圓注冊了自己的多肉淘寶店,開始真正屬于自己的創業路。因條件限制,他只在春季和秋季把培育好的幼苗放網上銷售,沒想到兩個季節就售出300單,營業額達到1萬7千元。
“去年把成本收回來了,今年如果擴大規模肯定能賣更多。”今年一開春兒,李明圓就有了新計劃。程屯鎮工作人員走訪調查中了解到他的需求,和村干部商量后決定在村里給他提供個閑置的拱棚,讓他盡情發揮才能。聽說鎮上5月份要組織淘寶培訓,村支書姬恩令馬上到李明圓家準備好好勸說一番,可結果出乎意料。“以前不好意思去,現在培訓班都辦到家門口了,俺一定去,多學點知識,把網店做得更好!”李明圓做出這樣的“承諾”。
感恩家人的付出,決心今后“好好活”
據李明圓介紹,這些年為了給他看病,家里不僅花光了所有積蓄,還借了不少外債,父母被迫外出打工掙錢,每次都選擇最累卻掙錢多的活。弟弟李思田大學畢業后參加工作,平時省吃儉用,過年回來卻把一年的工資全交到家里,“給哥哥存著吧,我還能掙!”懂事的弟弟總是這樣安慰父母。
“現在回想,自己以前太不懂事了,爸媽和弟弟從沒嫌棄過我,我卻讓他們操碎了心。我以后一定好好的,讓他們放心,也和他們一起分擔家庭負擔……”李明圓對家人滿懷愧意,更加堅定了他要一改多年“頹廢”生活狀態的決心。
“只要他能好好的,俺們全家的日子就有奔頭了。”母親李清個一邊笑著告訴記者,一邊忙著給棚里的多肉澆水,干勁兒十足。今年,除了李明圓的多肉大棚,李清個夫婦又在村里承包了兩個蔬菜大棚,一家人的生活變得更加忙碌,也更有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