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菏澤高新區的賈先生撥打牡丹晚報新聞熱線反映,7月22日,他與妻子帶領兩個孩子到位于市黃河路的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買東西,在5點左右乘坐電梯準備下樓時,被困在電梯34分鐘,導致賈先生的妻子由于氣急攻心,在電梯打開的瞬間,突然暈了過去。但電梯打開后,商場工作人員卻沒有在第一時間對賈先生的妻子進行救治,卻抱怨他們未經允許私自乘坐貨梯,賈先生感到非常氣憤。
7月22日下午5點左右,賈先生與妻子、孩子在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三樓購物后,一同乘坐位于商場北邊的直梯下樓,賈先生剛按下數字鍵,電梯突然急速下降,幾秒后又立馬停了,“電梯突然發生故障,把我們都嚇壞了,我擔心電梯會再次下墜,趕忙讓我妻子和孩子蹲下抱著頭,我給在樓下開門市的嫂子打電話,讓她幫我們向商場服務臺求助。”賈先生告訴記者,當時電梯內非常熱,被關沒多久他就已經滿頭大汗。
在電梯內等待了十幾分鐘后,仍舊聽不到外面有動靜,不見有人來幫助他們,賈先生的妻子慢慢站起來,焦急地按下急救電話的按鍵,但并沒有人接聽。后來,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電梯終于被打開了,賈先生連忙先將孩子抱到電梯外,又回頭攙扶妻子,但賈先生的妻子因為電梯里溫度過高,再加上她氣急攻心,一下暈倒了。“在我妻子暈倒之后,商場的工作人員一下就全撤了,就剩下一個保安遠遠地站在一邊,附近門市的老板,還有一個好心的阿姨看到之后,趕忙過來幫助我們,并且替我撥打了110和120。”賈先生介紹,急救車到來之后,將暈倒的妻子送去了醫院。當時出來才知道,電梯停在了二樓。
“在電梯被打開后,我首先看到了商場的工作人員,我還沒來得及說話,對方就先數落我們,說我們在沒有經過允許的情況下,私自乘坐貨梯下樓,我當時一聽就惱了。”后來賈先生看了一下時間,發現他與妻兒被困在電梯內34分鐘才被救出。
7月24日上午,記者來到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見到在此等候的賈先生,他帶領記者來到當時乘坐的事故電梯前。在現場,記者看到在事發電梯的右邊墻上,張貼著一張“貨梯禁止載人”的標識語。賈先生說,這是出事之后,商場才貼上去的,之前這兒并沒有任何標志,他還給記者看了事發當時他拍下的照片與短視頻,在電梯周圍確實沒有任何標志說明此電梯為貨梯。如今出事的電梯已經被鎖上,無法使用,記者看不到電梯內部的情況。
但在這臺出事電梯對面的一臺電梯旁,記者看到一張“貨梯禁止載人”的標志,雖然此標志被撕去一半,但還是可以看出標志內容。走進電梯內,記者看到電梯內壁上張貼著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電梯搶修電話,記者撥通其中一部維修電話。維修人員告訴記者,當時電梯不是突然下墜,只是在運行過程中突然失靈,因為他不是主要維修人員,具體原因他也不太清楚。
在采訪期間,記者觀察到,雖然現在電梯外已經貼了此電梯禁止載人的標志,但還是不斷有市民乘坐貨梯下樓,甚至還有老年人推著小推車乘坐貨梯,小推車內坐著一個不足兩歲的孩子。記者在現場隨機采訪了市民史女士,她表示自己是第一次乘坐這部電梯,并不知道這是貨梯。
記者找到商場的總服務臺,當提出要見商場領導時,工作人員李女士卻顯得很謹慎,無論是記者向她索要領導電話,還是物業的聯系方式,她都以“我們內部都是短號”為由,拒絕給記者任何聯系方式。不論記者向她索要什么信息,她都表示出一無所知的樣子,這令在場的賈先生非常氣憤:“我妻子被急救車送去醫院救治,雖確定沒有什么大問題,但商場沒有一個人來慰問一下。商場一直就是這個態度,出事當天我就向他們討說法,一直到現在,一個負責人我都沒見到。”后來記者又通過多種方式、多種途徑查詢商場領導的聯系方式,但最后仍舊無果。
沒辦法,記者只好咨詢本報法律顧問牡丹區法律援助中心趙東全律師,他告訴記者,如果是商場電梯不合格,賈先生可以向安監局投訴,如果想讓商場賠償醫療費,可以向司法部門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