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筆者走進定陶縣仿山鎮周樓村周長健的養豬廠。說起養豬,周長健有自己的小訣竅。懂得養豬技術的養殖戶應該都知道,母豬自產自養模式,既能降低生豬飼養成本又能起到疾病無傳染,達到雙贏的目的。

意外事故造就一個養豬專業戶
2008年春天,周長健沒有開養豬廠之前,家里就喂了幾頭母豬。當時家庭生活情況幸福美滿,家里既有五征牌農用運輸車一輛,還有一輛小麥聯合收割機。那時女兒上初中,兒子上小學。家里種地不算忙時,他就和妻子開著運輸車給市里一家玻璃廠送貨。農忙時,他就開著小麥聯合收割機去外地收小麥。就是這年外出去河南潢縣,收小麥時候的一次意外事故,打亂了他以后的幸福生活。“那是一天中午,小麥聯合收割機一個部位出現了裂痕,需要電焊焊接,焊接時電線連接不好導致漏電,當時同伴看情況不妙,就用力把我推了出去。這一推命雖保住了,但是造成了腰椎脫位,下半身沒有知覺,讓我在床上整整躺了7個月?床』ü饬思依锏姆e蓄,外面還欠了幾萬元。妻子在家為了照顧,沒有辦法出去掙錢。懂事的女兒看到母親的辛勞,主動退學打工掙醫藥費!鄙〉倪@段時間,他想了很多,自己上有體弱多病的父母,下有兩個懂事的孩子,自己一定要站起來,不能拖累這個家。早上天不亮他就扶著床沿一步一步的挪,經過自己的努力鍛煉,自己的生活能自理啦。到現在他得腿還是一瘸一拐,不能出重力。他想著能干些什么才能養家糊口。當時他的大哥說:“你現在家里也有幾頭豬,我也懂點技術,我也能幫幫你!贝蟾绲囊痪湓挘驮趶U舊的窯廠里鋪就了走向養豬致富的道路。
十幾頭母豬開起養豬致富路
2008年起,由開始的10頭母豬做基礎,一年繁殖兩次,平均每次7頭,剛養時不大懂技術,照料不好母豬產仔,成活率不是很理想,邊產邊養,年出欄率在150頭成品豬,當時市場價格一斤毛豬在5元錢,去去成本,沒掙錢。2009到2010年市場價格有所升高,掙了一萬多元。2011年他把養豬場搬到周樓村,借了13萬元建起規范養殖場,開始擴大養殖規模,母豬增加到20頭,成品豬出欄率300頭。這年市場行情好,一只毛豬能凈掙大約一千元,掙了30萬元,把看病與建廠房欠得錢還上,還蓋起了兩層小樓。最難過的日子還是2012年到14年,這幾年市場價格下滑,成本高,每年賠上好幾萬,附近大部分養豬戶要么不養,要么縮小養殖規模,妻子一度要他不再堅持,但他還是養了下來,他堅信只要有市場,價格就一定會回暖。2015年,他想豬肉價格應該上漲,就又增加了10只母豬,年出欄率500頭。這年市場價格真的上漲,市場價格7.5元,一頭毛豬凈掙400多,上半年收益就有10萬多元。
苦盡甘來又一春
周長健身體雖因禍落下殘疾,但是他任然有一顆極其樂觀的心。問到養豬是不是很苦時,他說“我養豬就是靠養母豬產仔,從母豬配種到產仔得4個月,一年也就是兩次,30頭母豬養的好得話每年能產500頭。這么多的豬一般也就是我自己一個人喂養,妻子不忙的時候也給幫幫忙,像出豬糞、配飼料與防疫這樣的活都是我自己。由于自己身體不好,忙完一天也是腰疼腿疼,妻子看到這樣也很心疼,經常勸我別干了!家里女兒又學了網頁設計,自己也能掙錢了,兒子上學成績也不錯,雖然苦點累點也值得”!
劉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