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縣審計局派駐蘇集鎮孟樓村“第一書記”梁成宇幫助村里新打520米深水井一眼,曹縣紀委紀檢二組副組長朱愛民為青菏辦事處郜莊村57歲村民郜效寬辦理了殘疾證……
各聯系單位通過多方努力,共修建橋涵340座,開挖溝渠59.4千米,架設高壓線路15.5千米,硬化道路174千米,新增健身場所290處,解決141個村、14.6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
這些沉甸甸的數據是曹縣干部對市委開展的“雙聯雙創”活動提交的成績單,自8月24日活動開展以來,曹縣把干部下不下得去,能不能為群眾辦了實事作為突破點,力促整個活動全面鋪開、有序推進。
全覆蓋,干部“泡到”群眾家里
“要想把活動開展好,首要做到情況明、底子清,分清對象與任務。”這是曹縣歷次活動開展好的經驗之一。活動伊始,全縣確定了84個縣直部門、29個駐曹單位和27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共140個聯系單位及11026名聯系人員,兜底聯系除市直聯系的65個村外的1112個村,做到聯系主體底數清,徹底澄清各單位人員底數。
“我每月26日至月底都‘泡到’群眾家里,拉家常、辦實事,按照縣里布置任務開展工作,從陌生到熟悉,村民見到我會跟我拉會兒呱,說點兒煩心事兒!”縣民政局副局長黃雁說。通過“泡到”群眾家里,縣民政局干部發現不少低保戶在確認環節存在問題,于是開展了“陽光低保”行動,把不符合低保條件的戶清退出去,同時把低保申報權由村居收歸鄉鎮,化解了群眾怨氣。目前全縣干部已走訪307864戶、走訪率93.8%;共排查矛盾糾紛2245件,已化解1357件、化解率60.5%。
曹縣還創新把市委提出的六個方面的工作任務,細化為宣傳政策、化解矛盾、為民辦實事、精準扶貧、“一村一品”、鄉村文明和村級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等八項具體內容,強化措施,分類推進。
重落實,干部看群眾“臉色”行事
“凡是聯系服務群眾能力不過關的,一律不得提拔重用;群眾評價差、弄虛作假的,還要接受組織處理。”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朱雷說。曹縣干部提拔先過群眾這一關,特別是對擬選拔任用的干部既到所在單位進行考察,又到聯系村進行考察,如果所聯系村出現重大群體性治安、上訪事件的及其他嚴重影響社會穩定的,實行一票否決。
本著“落實+不督導=0”的工作思路,實行全方位考核,使每個層面的黨員干部有壓力、有動力,全縣成立了9個督導組,對活動全程督導,縣委書記10天聽取一次專題匯報,對工作不力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問責。目前,已反饋清單79份、整改問題231個。
重落實要看到實實在在的成績。據統計,曹縣各聯系單位已為聯系村辦理修路、架電、打井、扶貧解困、留守兒童入學等實事718件。
有攀比,每天“亮曬”干部成績
“每天縣電視臺都會播放‘雙聯雙創’開展情況,把縣鄉各聯系單位為群眾辦實事的情況拿出來‘曬曬’。”縣電視臺臺長白東亞說。曹縣電視臺每天“亮曬”活動進展情況,開辦聯創單位主要負責人電視訪談欄目,已訪談126個單位。
各聯系單位在完成市委、縣委各項任務的基礎上,都想實招為群眾辦實事,形成“攀比”熱潮,涌現出縣人社局開通“人社服務熱線”、縣農業局技術人員下沉到田間指導秋種、縣殘聯主動上門為殘疾人提供辦證服務、縣司法局主動上門提供司法援助、縣信用聯社主動深入淘寶商戶提供資金服務等改進業務工作、提升群眾滿意度的21個典型事例。
各聯系單位創造性開展工作,使曹縣“雙聯雙創”活動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競爭氛圍,并得到了上級新聞媒體的關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以“扶到點上、幫到根上”為題、《大眾日報》頭版頭條以“干部提拔,先過聯系服務群眾這一關”為題先后報道了曹縣在“雙聯雙創”活動中的經驗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