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菏澤市計劃建成100個 “為村”,并將“為村”建設納入“十件民生實事”中。隨著“為村”這一新概念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度提出,其建設和進展備受關注。作為“互聯網+”行動在農村落地的重要支點,“為村”的建設是我市發展農村電商的重要一環,記者昨日了解到,菏澤市“為村”工作實現新突破,鄆城縣六合苑、隨西村的“為村”公眾號正式上線運營,在全國排名分別位列第25名、第44名。
“截至目前,金莊村采煤塌陷地丈量面積450.03畝,其中絕產127畝,減產323.03畝,青苗補償款 225.205萬元已到位。”六合苑村的“為村”公眾號剛剛上線,便開通了 “財務公開”欄目,對轄區內金莊自然村的塌陷地補償進行公示。
“加油干,伙計!”、“人民的好干部!”、“公正,公開”……隨著塌陷地補償公示,不足半日,這條信息閱讀量便達到175,村民對這種新型的政務公開形式十分認可,紛紛點贊、留言。
記者了解到,六合苑村位于鄆城縣城南20公里處,總人口6859人,擁有土地2萬余畝,村莊建設用地960畝,2016年電商成交額達到800余萬元。為進一步發展農村電商,六合苑村率先申請騰訊“為村平臺建設”,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村。村民通過邀請、掃描二維碼入住“為村”平臺,開啟了“為村”服務新生活。農閑之余,村民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了解村務、參與村政、在微店里銷售土特產,通過視頻聊天向遠方打工的親人傳遞思念……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稀罕事,如今在六合苑村變成了觸手可摸的現實。
“好消息,好消息,為慶祝車行三周年,我們將舉行電動車聚惠全城活動,歡迎大家前來抽獎!”從事電動車銷售的村民陳修長,經過實名認證后,在“為村”平臺的“村有喜事”欄目中發布了一條宣傳信息,很快便傳到眾多村民耳中。“有了‘為村’平臺真方便,村民們不僅可以相互討論村務事,農活和生意都能經過手機傳到平臺上,進行宣傳、銷售,比淘寶網還快得很,真是掌中寶!”陳修長說。
據鄆城縣商務局工作人員介紹,“為村”平臺成功上線,不僅能教會村民熟練使用社交工具參與村落治理,還能整合資源,為鄉村物產找到創造財富的方式。通過“為村”公眾號,村民可以借助互聯網實現村務管理、交流以及產品外銷,還將有效利用互聯網這一資源優勢,積極探索“互聯網+鄉村旅游、互聯網+文化建設、互聯網+農業合作社、互聯網+精準扶貧”等模式,加快實現信息現代化與鄉村、社區建設聯動發展,拓展農村電商發展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