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風撲面來,城鄉處處皆亮點。在濱河街道辦事處劉樓村,提起紅白理事會,群眾都豎起了大拇指。
該村以前紅白事老規矩花樣繁多,新花樣層出不窮,群眾間存在互相攀比、奢侈浪費現象。“喜事新辦喪事儉辦人人都擁護,可大家都不敢帶頭實行,原來村里一般化的殯事要5萬以上,有的戶甚至花到10萬塊錢,就連村里一些大老板都淌汗。”紅白理事會成員劉虎說。
3月14日,濱河街道辦事處劉樓村楊新軍他父親因病不幸去世,全家人心里既有失去親人的悲痛,又有一絲不安,看病把錢都花光了,殯事怎么辦?好歹也得隨大流啊。這下可把他愁壞了。
村紅白理事會人員劉虎的到來打消了他的擔心,從菜水的標準到破孝的范圍,事無巨細,對流程的每一樣都進行了嚴格把關。
“10個人1桌10碗菜,以青菜為主,既能保證吃飽又能讓吃完,一點也不浪費,整場殯事不用5000塊錢就能辦完,可把群眾的負擔減輕了。”事主的親屬劉和明說。
“昨天俺們劉樓村又召開了移風易俗工作推進會,下一步我們將從吊喪的范圍、幫忙的人數再減少,形成常態機制,切實把群眾負擔減下來,解決人情債還不起現象。”劉樓村支部書記楊汝霞介紹說。
濱河街道辦事處自移風易俗工作開展以來,該街道在黨員干部帶頭的基礎上,把村、社干部充實到各村紅白理事會之中,哪家有事,第一時間趕到幫助操辦,嚴把辦事的規模和標準,既減輕了群眾負擔,又提高了紅白理事會的公信力和影響力。(趙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