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菏澤開發區,一派熱火朝天的項目建設場面讓人振奮不已:新開工玉皇新能源產業園、萬達廣場、紅星美凱龍、華立新材料等21個項目,新世紀科技城、金正大水溶肥、山東西部機器人、天宇新材料等16個項目加快推進,在建項目達到37個;天宇鋰電池、北新匯隆新型建材、潤德新材料、道中道激光器等25個項目竣工投產。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菏澤開發區在全市發展大局中所處地位重要,肩負責任重大,必須成為對外開放先行區,創新發展排頭兵。”菏澤市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李國珍說。
回顧過去五年,菏澤開發區實現了鳳凰涅槃的發展變化:先后被評為中國創新力開發區、中國最佳投資環境園區、中國最具發展潛力開發區、山東省先進開發區、低碳經濟示范園區、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和創新創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等,成為中國開發區協會理事單位。
特別是去年以來,全區上下緊緊扭住發展第一要務,奮力拼搏、務實苦干,經濟社會實現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59.7億元、增長8.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38.9億元、增長11.6%,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8.8億元、可比增長14.1%,出口10.7億元、增長13%,由全市五年前的第7名上升到第4名。
優越的發展環境和完善的配套服務,使菏澤開發區的招商引資成效顯著。新簽約引進以色列高端醫療器械、三元動力電池、上海盈創3D建筑打印、嘉同生物制藥等24個項目,協鑫新能源、清潔能源基地、納米高端設備、名護機器人、醫療器械等20多個項目正在洽談。
目前,全區經濟運行態勢良好。新增“四上”企業49家、總數達到42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過百億元企業1家、過10億元企業9家;規模以上企業完成規范化改制8家。全市納稅百強企業開發區占11家,新增納稅過千萬元企業10家,其中過億元企業2家。
全力打造對外開放先行區,菏澤開發區為未來五年定下發展目標:每年引進外資4000萬美元以上,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長10%,進出口總額達到40億元。規劃建設1處功能配套完善的服務外包基地,引進和培育20家先進服務外包企業。跨境電商交易額增長到1.5億美元,培育3家跨境電子商務領軍企業、1個國家級跨境電子商務園區,打造成為對外開放先行區。
作為創新發展排頭兵,菏澤開發區全力推進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提高2個百分點。科技孵化器被評為國家級孵化器,為全市首家。新增我投菏澤、移云大智、生物醫藥3家國家級眾創空間;道中道科技產業園生物原料項目試生產;高科技創業園18萬平方米已竣工,中印軟件園、中科清潔能源研究院等29家科研機構入駐。
堅持產學研合作,廣納優秀人才,是菏澤開發區創新發展的動力所在。新增中國藥科大學、山東大學等13家合作機構,總數達到102家。特別是與美國硅谷科創、英國齊魯文化商會、德國舒爾茨咨詢公司、法國馬克埃德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加大從國外引進項目、技術、資金和人才力度。人才引進成果豐碩。錢逸泰院士領銜的玉皇新能源院士工作站、趙忠熙教授領銜的山東省首家“千人計劃”專家工作站掛牌成立,新增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3家;新增博士以上高端人才19名,其中院士1名、千人計劃專家4名、泰山學者3名;1人獲得山東省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