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話說“冷廟燒高香,自有貴人幫”,但筆者今天所說的冷廟可不是冷清的廟宇,說的是花園鄉冷廟村的“冷雨古廟”。

今天的冷廟村,據傳是春秋時代所建,當時村名不詳。據廟碑載:“唐貞觀建冷雨廟”。村以廟名,習稱冷廟。古廟坐落在村東北角,廟里供奉的是冷奶奶,冷奶奶主司冷雨冰雹,和泰山奶奶碧霞元君是干姊妹,每年去泰山一次,二月二回來,回來時身帶云雨,當日天氣驟變。為了迎接冷奶奶的回歸,每年“二月二,龍抬頭”之時,方圓百里的村民、商販前來趕廟會,熱鬧非凡。
今天的廟會上,各類商品琳瑯滿目,什么服裝鞋帽,玩具工藝,鍋碗瓢盆,花卉蔬果,那是應有盡有,還有各式各樣的小吃,來趕會的小朋友們可是樂壞了,什么冰糖葫蘆、蜜三刀、芝麻果子、麻團等等,還有我們花園的特色小吃攤煎餅,什么口味的都有,趕會的人們想挨個嘗一遍估計是不可能了。百里八村的大小商販們齊聚一堂,你挨著我,我挨著你的,叫賣聲、吆喝聲也是此起彼伏,好不熱鬧。
值得一提的是,古廟院中還有一株古槐樹,具體年份已經無從考證,傳說是唐朝尉遲敬德在此勒馬看槐,后因文革破壞,樹主體被燒,雖然古槐已經無心,但是經過多年的休養,她又枝繁葉茂起來。同時,最近幾年,古槐中空的部分,又重新長處新的槐樹來,觀看之人無不稱奇。這神奇的現象也被廣大的居民們賦予了送子送福的美好意義。前來供奉祈福之人越來越多。
近年來,花園鄉黨委政府十分重視文化建設,著重打造“文化花園”,積極籌措資金,修繕廟宇,保護古槐,開發旅游,為了把傳統文化優勢變成產業優勢,花園鄉著力發展特色文化旅游項目,對祈福文化——冷雨古廟等具有特殊意義文化資源進行保護性開發,積極籌劃將冷雨古廟開發納入全縣旅游圈,讓我們寶貴的傳統文化資源大放光彩。(田彬彬)